过在李将军的率领下,我军胜多败少,奋勇无前,敌军被步步逼退。
期间,娜娜一直跟晋宏一起上战场,帮他挡开冷箭和偷袭,尽职尽责,没让晋宏受一点伤,当然,她自己也没受伤。
一开始,娜娜以为有冷箭偷袭晋宏只是意外,后来次数多了,她就明白过来,是敌方专门针对晋宏的——或者说故意要置玉州王世子于死地。
毕竟玉州王世代守卫边疆,与戎狄也算是世仇了。
在又一次冷箭袭向晋宏的时候,娜娜没有拔剑挡开,而是取出挂在马身侧的铁弓,挡住那支箭的来势之后,以一个巧妙的角度将箭矢截下,拿到眼前一看,箭头呈一种诡异的暗蓝色,似乎是用某种有毒汁液浸泡过的。
观察过后,娜娜弯弓搭箭,目视远方,朝着那个专放冷箭偷袭的强壮身影,精准快速地把那只毒箭原方向射了回去。
对方一惊,好在因为一直关注着这边,反应也很快,避开了这出乎意料的一箭,才没有自食其果。
娜娜有些遗憾,却也料到了,她只是想给对方一个警告,他们的打算已经被识破。
当晚,娜娜便把这事告诉了晋宏。
晋宏既惊且怒:“果然是卑劣蛮夷之族,想必当初父王便是被这样暗算的!”
娜娜点头:“所以他们应该想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你。”只要玉州王的势力倒下,绝对会对戎狄大军起到一个非常显著的振奋士气的作用。
晋宏冷静下来,又想到自己竟然没有察觉,多亏了他,当下又羞愧又感激:“若不是你心细如发,暗中警惕,我已遭到毒手,你的恩情我谨记在心。”
娜娜一笑:“世子不必这样。我只是提醒你而已。”
晋宏重重点头,心道,能得他如此护卫,真是三生有幸。他的恩情,也许这辈子都无法还清了。
此后,仿佛是因为被识破,敌方不再盯着晋宏偷袭,反而盯上了娜娜。然而娜娜何等敏锐,每次都轻轻松松地挡下。对方才知道玉州王世子身边多了这样一位乍看不起眼实则深藏不漏的高手。
及到寒冬腊月,已成功收回一半失地。最后一关因敌军收缩兵力顽固坚守,一时竟不能打下,僵持下来。
此时年关将近,将士们不免有思乡之情,更兼连月征战,伤亡重大,已有战疲之态,士气有些低落。
李将军对此有些焦虑:“本打算在年前打退敌军,把消息送回京城,令皇上安心。不想戎狄竟如此顽固!眼下战局僵持,拖久了恐不利,诸位有何计策,尽快说来吧!”
十几名将领都在李将军帐中,气氛严肃,只是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个好计策。
晋宏和娜娜也在,不过他们只在一旁,并不开口。晋宏在战场上经历多了,气势越发地冷厉威严,却也更加沉得住气。娜娜则是一惯不爱出风头,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里的一切。
此时李将军的目光看向了晋宏:“世子有何看法?”
晋宏这才开口,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又带着几分西北风沙的低哑:“李将军,我认为最好在开春前结束战争,否则雪融草长,届时对我军更加不利。”
李将军又何尝不知?只是目前仍没有快速有效的退敌之策,一时也是浓眉紧锁,脸色凝重。
商讨不出对策,李将军只好挥手将人遣散。
出来之后,晋宏看着寒冷阴沉的天空,眼看又是一场大雪将下,天气是越发严寒了。他叹了口气,转头对娜娜说:“随我回王府看看父王吧。”
娜娜点头:“好。”
这段时间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打仗时左右不离,休息时也几乎是同吃同睡,已经十分熟悉。
晋宏自来到边疆,因为身份和责任,有的只有部下和百姓,直到娜娜的到来,他才终于有了一个聊得来的同龄人,这样的陪伴是新鲜的,也是珍贵的,已将他视作最默契的挚友和最信任的战友。
在娜娜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