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友同之行询计谋(2 / 3)

单梁也不会例外。”潘宝山也一直在思考,“只是那两个途径太常规了,短时间内很难凑效。”

“想快也可以,就从业务上下手。媒体宣传也是一*把*手负责制,有重大问题出现,从社长、总编到具体责任人都会作相应处理。” 邵卓出道,“只要钱花到位应该有路子,晚报那边收入高,职位有诱惑力,但节奏快压力大,一般人过段时间就会顶不住而退出,我们晚报那边几乎每个月都有人员进出。回头我就打听下,看有没有编辑要跳槽的,如果有就可以利用一下,花点钱,故意搞个政治差错出来,那样单梁就会被拉下水。”

“会不会影响到当事人的从业资格?”潘宝山想得比较多,“如果因为犯错被取消了资格,那就不是花钱的问题了,弄不好就是一辈子的事。”

“那就跟你无关了。”邵卓出道,“事情由我出面,有问题当然是我担着。”

“应该没有大碍。”张道飞补充道,“还处理不到那份上,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会被调离岗位,严重的也就遭辞退,但从业资格还是保留的。换句话说,处理的重点对象是领导负责人。”

“哦。”潘宝山听后点了点头,又问道:“从你们专业的角度讲,一般在哪些方面容易做错文章?”

“打政治牌,比如把‘总理’错成‘总经理’,事态一下就严重了。”邵卓出笑道。

“有那么容易?”潘宝山很是出乎意料,“虽然我不是搞新闻的,但发稿的程序还是有所了解,一般审稿要经过部门主任、值班领导审核的,另外还有专职的校对把关,那么简单的错误能漏过去?”

“潘部长你可能不知道,那种情况属于扫眼瞎,跟汉字打交道多了,会出现辨认疲劳,只要没有错字,有时眼睛一溜一句话就跳过去了。”邵卓出道,“就我刚才说的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有先例的。还有像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之类的话,随便去掉哪一个‘没’字,肯定就反了天了。按理说那样的错误不应该犯吧?但事实上却有,就在几年前,南方一家革命老区的党报,竟然就犯了这么个超级低级的错误,结果从社长、总编到具体的编辑、记者,统统处理,撤职的撤职、辞退的辞退。”

“的确,卓出说的两种情况都有发生过。”张道飞道,“说起来好像很滑稽,其实非常严肃,因为都是政治上的问题,对于宣传工作来说,政治上从来都是无小事的。”

“这个……”潘宝山听到这里犹豫了起来,原本他来友同只是想了解单梁的一些负面情况,没想到邵卓出和张道飞出奇地热情主动,竟然把损法子都设计好了。

说实话,潘宝山还比较认同邵卓出的主意,不过他有顾忌,虽然邵卓出和张道飞两人都不错,但对他们毕竟还没有到交底的程度,相互之间交往少,了解还不到位,到底是不是真的可靠还难说,万一因此落了把柄,就后患无穷。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算了吧,用这种法子有点损了。我们可以给对手设套,暴露他们,不过那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的,反过来,如果对手没有错,我们硬是给他酿成错,是不是狠了点?”潘宝山觉得还是收手为好,宁愿让单梁如愿,也不能让自己冒授人以柄的危险。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啊。”邵卓出的态度是很坚决的。究其原因并不难理解,当初他在晚报本部工作的时候方方面面都很顺利,可以说是处处得意,毫不费力地竞聘上了部门副主任,而且干得风生水起,就眼瞅着正主任职务了,甚至已经瞄准了副总编的位子。可谁知道就因为和一个女记者闹了点矛盾,情况就急转几下了。因为采访跑口的原因,他所在的部门和另一个部门在一次重要稿件的采访中撞了车,作为部门副主任,又是稿件的牵头人,他当然要据理力争,结果另一部门的一个女记者就跟他较上了劲。

当时,邵卓出并不知道那女记者不是善茬,她在暗地里是和单梁是有一腿的,硬朗得很。最后可想而知,邵卓出被弄得丢盔弃甲,部门副主任没了不说,还被调离了采编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