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中心的房价也不过两千多点一平方。潘宝山觉得花两三百万买上十套放着,没准两三年就能翻番,也是个不错的投资方向。
邓如美并不赞同,她认为钱投在房产上就是死钱,虽然有增长,但移不动,而菇业公司还要继续运转,另外如果有别的机会需要投入资金,便会捉襟见肘。不过见潘宝山比较坚定,她最后也同意了。
和潘宝山同样看好房地产市场的人不少,赵铭也是,他也敏锐地嗅到到了房地产市场散发出的诱人气息,所不同的是,他的目光投向了即将开发的清河以东的百源新区,而且手笔似乎更大。
赵铭私下找到了石白海,说准备投资新区开发,呼应严景标的城建大开发战略。
石白海很乐意见到这样的事情,他最喜欢跟房地产商打交道,意思一下动辄就几十万上百万,油水丰厚。当即,石白海就说赵铭有眼光,并问他有什么计划。
赵铭说先拿地,现在的新区的地价不过就三四十万一亩,很便宜,他想先拿下一块,然后慢慢开发。
石白海听后慢慢地点了点头说可行,而且那也不是什么难事,找一下国土局,操作一番应该可以行得通。
赵铭一听有路子,当场也没说什么,过了几天请石白海吃饭,说范围不大,就两人。石白海心里有数,欣然前往。酒桌上,赵铭给了石白海一张汇票,一百万。
见到汇票,石白海心不慌手不抖,安坦地装了起来。之后,他告诉赵铭,过两天请国土局局长马立志吃饭,到时一起过去。
事情很明显了,赵铭又备了份礼物打算给马立志。
不过马立志没要,他是个明白人。石白海请客吃饭带着赵铭用意很明显,就是要痛痛快快让块地出来。那也没什么,现在政策宽松有操作余地,完全能办理,也谈不上违规。不过,伸手拿钱就会让事情变质。其实变不变质本也无所谓,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做过,但关键是要保险系数高。
在马立志看来,赵铭是不让人放心的。他对赵铭有一定了解,从国资公司到旅游公司,吃得脑满肠肥,备不住哪天就要犯事,而且一旦犯事谁都保不住,不能沾。
马立志的心思,赵铭多少也明白些,暗地里笑他胆小鬼,不过反过来一想觉得这样也好,省得一份开销,反正事情也照样能办。
赵铭提出来,准备拿下一千亩地。
一千亩,地块不小,可对于清河以东的大片弃荒地来说倒也不算什么。马立志说可以,但同时也提出,为了不让目标过大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分成几块,分批、隔段拿下。
这正合赵铭心意,几百亩一块,开发起来也容易,否则一千亩大的地盘还真不容易掌控,只是购地的资金就没法挪腾。
马立志给出建议,第一批先划三百亩,接下来再弄四百亩、三百亩两批,那样事情就稳妥多了。
赵铭听了说能不能稍微变动一下,分成三百亩、两百亩、五百亩三批。
这个也没问题,马立志当即就答应下来,很爽快。原因不为别的,得给石白海面子,毕竟他现在是市委副秘书长,如果将来走到秘书长的位子那就很不一般了,接下去很有可能就是常务副市长或者是市委副书记。
不用说,一切事情都能谈妥。马立志说,只要具备起码的手续,办理起来会很快。他还说,要办就要趁早,越早就越容易操作,而且地价也能放低,一亩地不到三十万万就能拿下。
起码的手续是容易办的,无非是注册一个有资质的公司而已,这让赵铭很开心。
石白海却有点担心,问赵铭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钱,一千亩拿下来差不多需要三个亿。赵铭胸脯一拍,说房地产的事就是这样,资金要来回滚动,只要有资金完成第一个动作,接下来的就都好办。
赵铭所说的第一个动作,石白海并不懂。
对此,赵铭解释说,就是拿出一个亿资金买下第一批三百亩地块。只要土地到手,反过来就能向银行抵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