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的事,说白了就是摆功受恩,做过了并不好。像鱿鱼和姜玲,那两人就不用说了,他们会从李大炮和黄开建那里获得消息。老王是要说一下的,以前就跟他讲过,他应该老早就盼了,早点说一下让他吃个定心丸。
老王还是很有数的,他知道潘宝山说过的会兑现,并不怎么着急。但不急是不急,听到潘宝山说王法泰那边已经排上日程后,仍旧好好激动了一把。潘宝山让他别太激动,年龄大了要稳住,要不激出个毛病来可不划算。
刚说完,伏广波找了过来,面色焦急。潘宝山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没找到盆景。
“没找着吧?”潘宝山笑道,“没事,我让人另外找了一盆。”
伏广波显得很忐忑,“不过我找到了株兰花,根据我初步的判断,大概能值两万。”
“哟,淘到宝贝了嘛。”潘宝山笑道,“不过现在暂且用不着,你先留着,或者说先照看着,等下次要用的时候再跟你说。”
伏广波见潘宝山说得实诚,便点头应下。
“好,那就这样,我去找王三奎说点事,等中午一起吃个饭。”潘宝山说完就前往综治办。
老王跟在后头送过去,出门就对潘宝山说:“中午吃饭我八成上不了桌,现在乡里都按市领导的规格来接待你,我是陪不上去的。”
“什么陪不陪得上去,咱们还说那些?”潘宝山道,“我跟郑金萍他们讲,让你也到场,而且你也是准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了,怎么就不能上桌?”
“那,那到时再说吧。”老王得意地笑了,“这个头衔听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
“第一次听起来不好意思,第二次就习以为常了。”潘宝山脚步没停,说话间就拐到了乡大院中心路,恰好碰到了郑金萍。
郑金萍立刻跟见着亲人一样扑向潘宝山,“哎呀潘市长,你啥时来的?”
“就刚刚。”潘宝山呵呵两声,“正要找王三奎,看看搬迁说服工作做得如何了,现在已经是五月下旬,新村搬迁工作也该着手了,该抓紧的要抓紧。”
“都在忙活着呢!”郑金萍道,“前两天就已经开始全面动员了,眼下都在着手做些准备工作。王三奎盯得紧,一直在现场督促。”
“嗯,那很好。”潘宝山点点头,“咱们去看看,感受一下群众的热情怎样。”
“群众的热情……”郑金萍道,“大部分还是很好的,但仍有一小部分有怨言。”
“多少年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一下子转变过来的确不容易。”潘宝山道,“猛然间要换个生活环境,难免会产生些不适应,有点牢骚也正常,心理上有抵触也可以理解。”
“是,是有点牢骚,但搬迁还是都认同的。”郑金萍道,“反正自从曹学茂事件之后,没有人说不愿意搬迁。”
“那就好。”潘宝山道,“观念有时候需要强制扭转,等村民们都搬到新村,感受到新的生活便利时会慢慢认同的。”
“对,是要慢慢认同。”郑金萍点着头附笑应答。
“郑乡长别只顾着说了,还是去现场看看。”潘宝山说完径自转身。
郑金萍立刻跟了上去。
路上,郑金萍就跟王三奎联系,说潘宝山马上要到大陡岭村去视察。王三奎说好,他正在家里收拾东西,马上到村头迎接。
王三奎行动很快,潘宝山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洗净手脸在村口等了,“潘市长,去大队部坐坐吧。”
“大队部就不去了,去你家看看。”潘宝山笑道,“已经开始收拾了?”
“整理整理,打打包。”王三奎边在前头带路,边憨笑道:“过几天搬的时候一股脑就办了,要起个带头作用嘛。”
“嗯。”潘宝山点点头,对郑金萍道:“以前制订的奖励措施要兑现,积极主动的要有奖励,多少不作规定,但一定要有所体现。”
“都有具体措施。”郑金萍道,“潘乡长你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