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一个护卫把手。
这番操作,慕如属实不懂,若要赶制火药,怎能在自己祠堂中,万一有个意外,岂不是引火烧身,再者,这点剂量的作物,即便要制作火药,何须派兵守着匠人,还将匠人分室装着。
为了这个,慕如曾试探问过管家,管家只说,“不过是随军资一起采购来的原料,用来做些烟花,给府中贵人赏玩。府中烟火之用,不曾向外买,只怕被人利用买的不当。”管家这般一说,两人打着哈哈,也便各自去忙了。但此番,慕如便有些留意了。清明计划,桓郑几乎都托了慕如去办,但这物资烟花之事,桓郑从未说过,死士一节,桓郑只道由他亲自启动,只叫慕如在兵乱之后,以慕安之孙的身份,做好对皇室的讨伐事宜,以为桓郑此行正名。不过小小物资,为何要瞒着慕如呢。
烟花,随从纹身,祠堂梁上花样,烟花图样。
忽的,慕如发觉,几个匠人所待的暗室,各有一纹路,几个纹路组合之后,可不就是之前看过的烟花图样!
不对,随从身上的图样可不就是这个烟花图样。
慕如一下子想到了关窍!原来如此!
发现这个事情后,慕如便告知于刘崇,由刘崇暗中安排烟花的制作,以备关键时刻所用!
只是没想到,没想到!
这个烟花,本是要在事后,用作线索,将谋反之事指向桓家,却没想到,慕如会在今夜,用了这个烟花,启动了桓家的死士!
此事实在太过冒险!
若然桓家死士还有别的启动方式,今日贸贸然用了这个烟花,岂不是将一切全部暴露了!
慕如啊慕如!今夜的计划,你竟然一句都没提过,你到底是为何,到底是为何!
刘崇来不及再深想,慕如仓促起事,桓家必然应对,虽然宫中宫外早有布置,但并非完全妥当,若是让桓家成了事,则万事具休!刘崇立马起身,准备进宫!
此刻宫中,已是一片厮杀,桓家的死士,与刘崇事先安排的人马,在宫中搏斗,场面血腥,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晋帝、皇后、太子,被围在殿中,瑟瑟发抖。
桓郑,刘崇,各站在宫外一处高地,一边远远看着宫中的战火与兵戈厮杀,一边看着宫外,自己的伏兵,只待最佳时机。
而慕如,带着京中戍卫,守住京中各通道,一来是要拦住桓郑的援军,二来,是他的一点私心。他不能再看战火燃及无辜的百姓,戍卫手中城中几处要道,防着宵小趁乱扰民,徒增伤亡。
果然,桓郑的援军迟迟未到,宫中,保皇派的兵马逐渐站了上风,桓郑的死士及伏兵几乎被围剿待尽,桓郑在宫外,看着双方兵力逐渐拉开差距,自己的兵马逐渐被包围,而守在城外的援军却不见踪迹,心中焦急万分,却毫无办法。
宫中的战火还在烧,自己的兵马,一个个倒下。
忽的。
桓郑远远眺见,宫中禁军欢呼胜利,晋帝、皇后、太子,在刘崇的护卫下,战战栗栗出了宫殿,又过了一会,晋帝、太子皆安定了下来,晋帝立时恢复了至尊的气派,对着禁军说些什么,只见禁军随后连呼“万岁”。
完了,完了,完了。
看到这个情形还不能明白吗。
禁军已控制住了宫中的局面,宫中自己的兵马已然殆尽。
桓家的死士,若败,虽会立时自尽,绝不会让人有机会从口中撬出一句话来。
可是今晚这烟花,身上的纹身,祠堂大梁的花纹,抽丝剥茧之下,查到桓家是迟早的事,桓家完了。
桓郑远远望着宫中的情形,紧紧捏着双拳,紧紧咬着牙根,不住的发抖。
到了此刻,看到了刘崇伴着圣驾自殿中而出,桓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刘崇,慕如,你们玩的好计谋,我竟然就信了刘崇只是贪财的短视之辈,竟然就信了慕如为祖父报仇、憎恶皇室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