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夕(一)(2 / 4)

,行事之间,便有了更多的底气。毕竟,好多准备都已经做好,只差最后临门一脚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山洞之后,桓郑倒是去看过连宋。

连宋见桓郑言语中有莫名的自信,心下不爽,可为了不误了慕如的事,面上仍与桓郑虚与委蛇,只叫桓郑以为,她是一心待嫁。

桓郑见连宋这般,心下不禁暗笑,看来,连宋果真还不知道,还只当敷衍着我,还想着办法要跟慕如破镜重圆。且叫你做着美梦,等我事成那日,再告诉你实情,到时,不信你还能原谅慕如。我此番举动虽然卑鄙,但来日你会知道,谁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只是可惜啊,桓郑也只猜中了连宋一半的心思。

本没有感情的两个人,仅仅是觉得她适合做桓家的主母,便如此行事,相互各只猜中一半心事,这样的两个人,即便桓郑来日事成,他们真的能相敬如宾吗?

桓郑是在桓家长大,自幼学的桓家的处事逻辑,以法度、利益为念,不信感情的力量。蔑视人性,蔑视情感,只怕将来也会被情感所败。

而连宋,孤身长大,本清醒克制,只一遭深陷情海,便忘了人性险恶、利益纠葛,将来是否会被情感所累,为人性所伤?

谁知道呢。

他们谁都不知道,都只在心中暗暗牟着劲,各自为那最后一刻,尽自己的全力。最终鹿死谁手,谁知道呢。

………………………

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个月,冬已尽,春将来,万物即将脱去厚厚的银装,换上新装。

此番冬尽景象之下,是两方势力的暗自角逐。清明寒食,便是他们要起事的日子。

桓政想在这个日子起事,彻底推翻皇室,取皇家而代之,换家族千秋万代的荣耀。

而刘崇与慕如,也筹划,在此日,拿住桓郑谋反证据,以此为契机,逐层剥开桓家的防卫,直至连根拔起。

双方都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这样的暗流之下,竟有了意外。

一日,娴岱郡主受桓郑所托,进宫向连宋送过年的物件。

连宋虽不喜桓郑,但与娴岱倒是能交谈几句,娴岱受桓郑所托,倒也是常来。

连宋见娴岱总是笑意盈盈,从当初皇后寿宴初见,也不曾因连宋不受重视便疏忽礼仪,心下便觉得娴岱郡主倒不是刻薄之人。加上几番见面交谈,娴岱总能交谈上几句,倒是个说话解闷的好伙伴。

每回见娴岱来,连宋便没有招待桓郑的冷脸,桓郑见连宋与娴岱聊得来,便也多让娴岱去看连宋,一来也探听连宋心意,二来也盯着连宋,怕连宋坏事。

娴岱虽有些吃味,但也乐意担这个差事。一来,博得桓郑好感,二来,她自然有她的意图。

她可不是能眼见连宋抢了她的位置。

娴岱虽不如连宋有学识、有眼界,但她有个好处,便是会看眼色,会讨人欢心,连宋性格虽耿直恬淡,对桓郑有敌意,但见从来笑意盈盈、又从不为桓郑做说客的娴岱,倒是也乐于说上几句。

连宋虽有分寸,只与娴岱聊些书籍趣事,从不言深,但起居饮食,到底没防备着娴岱。

她觉着,这样亲切美貌的娴岱郡主,能有什么坏心思,只当娴岱是想讨好自己来接近桓郑。

连宋虽可惜娴岱所爱非人,来日刘崇与慕如事成,桓家颠覆,桓郑身死,这个娴岱郡主,不知得多伤心。

虽有此念,但到底也不能跟她多说什么,只得在心里默默感慨。

这日,娴岱依约前来,陪着连宋下了几盘棋。

娴岱并不喜下棋,棋艺也一般,但她知连宋喜欢,便陪着她下,输了也不恼,依旧笑意盈盈。

只是今日,连宋似乎精神不济,发挥不佳,竟输给了娴岱。

连宋不觉什么,倒是娴岱有些吃惊。

她心里有了些许疑惑。她劝着连宋精神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