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婚(三)(3 / 4)

主这边,就由我来。

我们三路出击,务必在关键时刻,合力围歼,一击即中。”

……………………………….

连宋回宫后不久,果见慕如恢复了精神,更加尽心办事,桓郑甚为满意,也几番召慕如来,温言相劝,许诺必定善待连宋与刘崇,辞色感人,慕如感激地连连跪地表忠心,更加费心地办差,如此,桓郑甚是高兴。

只是近来,有好几处筹谋忽然失利,几番调查之下,才发现是崔王府为避嫌,在原先几桩差事里都撤了手,一时之间桓郑找不到人手替上。

崔王府虽远离中枢多年,家族子弟多在冷门冷差中任职,可办差过程中,正是这些环节不得力最为费神,筹谋再得当,也得有靠谱的人办下去,眼下崔王这般,也是令桓郑颇为头疼。

桓郑正不解其意,只见随从来报,说城中现有传言,说娴岱郡主将嫁进桓府为妾,故而此前好多事崔王府都极力支持桓家,是为了女儿铺路。

又有说崔王府为了攀附权势,不顾地位让女儿去做妾丢了皇室公亲的脸,也有说娴岱郡主是要嫁进桓府做宗妇的,说陛下的嫡公主都比不上崔家的郡主,有了桓府这个靠山,只怕崔王府要比皇室都神气云云。

崔家可不比桓家权势盛,这些话要是被陛下听进去,陛下奈何不了桓家,未必奈何不了崔府,这桓家又没表示过要娶娴岱,倒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崔王府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眼下,崔王府只的避嫌为上,免得惹祸上身。

桓郑一听这话,不禁大怒,着人去查这些流言的出处,可查出来又如何,眼下流言纷纷,如何堵得住。

桓郑一向更为有意娴岱郡主,只是苦于礼法名分才没今早定下。

只是眼下,若真定下娴岱,怕是要被保皇派实实在在拿了不遵礼法、乱了尊卑的把柄,可若屈从形势,娶了嫡公主,又怎么能甘心。

为了这番流言,桓德叫了桓郑去。

“郑儿,眼下这个情形当如何。”桓德问道。

“父亲,娶妻乃我们桓家自己的事,何须外界指手画脚。

况且以我们如今的权势,即使违了礼法,除了引起一些腐朽派攻讦,又能对我们有什么实质性伤害。

这次,分明是皇家利用声名来打压我们,逼我们就范,若然我们从了,顺了皇室的意,娶了嫡公主,一来外间只道我们怕了皇室,权势抗衡何其微妙,若然我们给了世人势微的迹象,只怕更是不妙,引来更多攻讦者。

二来,若是娶了嫡公主,此番留言之下,崔王府颜面全无,便是得罪了崔王。

且不论娴岱公主人才出众失之可惜,单是崔王府子弟便布各有司衙门,虽非高位,但崔家若有心掣肘,于我们也是不利。”桓郑道来。

“那依你的意思呢”,桓德问道。

“定娴岱郡主为妻室。”桓郑道。

“不妥,眼下流言已然如此,我们若仍定了崔王府,只怕不遵皇室的名声就被坐实了。娴岱郡主,确实可为良配,只是嫡公主,眼下物议如沸,也不得不考虑。”桓德道。

“眼下先不提婚事,等流言过去,再打算。如若被流言裹挟匆匆决断,我们桓家以后就更容易被拿捏了。”桓德接着道。

“父亲说的是。确实不能任人拿捏。”桓郑道,稍一顿,桓郑又试探着开口,“那孩儿想纳连宋公主的事,当如何?”

听了桓郑此言,桓德点了点头,开口道。

“你一向沉稳,你既看上了连宋公主,想来不错。不过是个妾室,为父没什么不能同意的。只是眼下不行,眼下你若定了她,嫡公主与娴岱郡主的名分便会再被提起。且等一等。”

可是,若等一等,出了别的变数了呢。

正妻是家族门面及后嗣传承,且嫡公主与郡主都有意,等等无妨。

可连宋本就对我无情,又素来有主意,若等一等,是否会出变故。如若不能让她真心为我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