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如虽有才华和能力,做事却优柔寡断、拖泥带水,顾虑太多又不能果断抽身,步步深陷,时时悔恨,却无自救之力。
这样的人,能用,却不能深用。
待此番事成,慕如与连宋,都断不能留了。
只是眼下,连宋公主虽死了与慕如成婚的心思,可也推拒了桓郑送去的诸多礼物,想来也是不愿意。眼下,要说服连宋,只怕要再花些心思。直接请旨纳妾,只怕公主又会闹出什么,反倒伤了桓家的颜面。
……………………………………
皇后宫中,皇后召了连宋来,赐了好些衣物。
“你这孩子,从小便懂事,又可怜,本宫心里是很怜你的,奈何宫中琐事多,顾及不到你。现下好了,眼看你就要有个好归宿。你这长姐引章”。
皇后对连宋说着,指了指一旁的嫡公主司马引章。
“自幼与你亲厚,为着宫里这些刁奴欺负你,没少发落这些贱婢,维护于你。
眼下,见你快有了好归宿,你长姐,可是打心眼里为你高兴。
怕你这孩子不会替自己打算,你长姐替你置办了这么多的衣物,你瞧瞧,可欢喜”。皇后道。
果见宫女们站成两排,捧着精致盘子,盘子上尽是华美的衣饰。
见连宋只站着略侧身看了看两排的赏赐,皇后只当连宋是拘谨,便向引章使了使眼色。
引章会意,从台子上下来,亲亲热热地拉着连宋的手,带着她一个个看着这些东西,一一地介绍来。
只是介绍时,眼中虽是笑意,嘴中对这些赏赐尽是夸赞,眼中还是藏不住地对这些物件的嫌弃。
想来,皇后跟嫡公主觉得连宋从小没见过好东西,不过从仓库中随便找些物件,虽说也是上等品,但断入不了嫡公主的眼。
纵如此,嫡公主还是亲亲热热地跟连宋介绍着,乍看确实像对姐妹花的样子,可是无论引章如何热情,连宋都只是礼仪性的淡淡的微笑,引章有点吃瘪,回头看了看母后。
皇后见连宋这样,只当她不喜欢这些物件,心下有些不快。
连宋不过一个连宫女都不如的公主,偶然入了桓郑的眼,眼下皇后与嫡公主百般关怀,千般赏赐,竟看不见眼里去。
可见确实是攀了高枝,便以为做了凤凰了,也是个下贱坯子。
只是眼下,桓家只表露看中了连宋,半点没提过引章,皇后还专门召了兄长桓德进宫,却不见兄长松口要请旨求娶引章。
又见桓德对纳连宋的事并不知晓,想来是桓郑自己看中的,不过是纳个不得宠公主为妾,桓郑自幼遵守桓家的家规,桓德自然是放手由他的意的,不过是个妾。
可是求娶引章的事,桓德不松口,看来也只能从桓郑入手了。
可皇后几番召了侄子入宫,却同他父亲一样,顾左右而言他。
皇后与嫡公主心里焦急不安,不知桓家是如何打算的,只得先从连宋着手,故而频频向连宋示好。
此时,心下虽然不快,也只得压着性子好言道。
“若是不喜欢这些衣物也无妨,本宫吩咐内府,为你再制好的来。你也不用拘谨,常来本宫这里玩,缺些什么物件,不拘价值,尽管吩咐了内府,若有人敢为难你,本宫定然为你做主”。
见连宋还是淡淡的不过礼仪性地道谢并无什么反应,便吩咐道。
“来人,且带连宋公主去趟内府,让公主挑些自己喜欢的衣料,吩咐内府精心地做来,若有一点差池,内府可仔细些。”。
说罢,连宋见礼后便随了宫女离开了。
往日寻常宫女都不曾将连宋放在眼中,何况皇后身边的这些大宫女。
但此刻,各个毕恭毕敬,唯恐怠慢了这位桓家看上的人,嫁入桓家,哪怕为妾,来日进宫赴宴,只怕是皇后也得好言相陪,何况他们这些奴婢。
见连宋离去了,引章再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