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端来水洗菜。
连宋取了面粉要和面,红莲赶忙拿来盆接过面粉,便和面起来。
一番劳作,锅中便都妥当,只待火候到了便可起锅。
两个女人无事可做,也并无一言。
红莲怕连宋渴着,去屋里端了茶水来。
连宋接过茶水,却也不喝,取出一个空碗,倒了一半,把另一碗也递给红莲,红莲接过水,咧着嘴笑,一饮而尽,喝完两人亦是无言。
连宋站在灶前看着锅,热气朴的脸上一直冒汗,连宋拿着手帕不停的擦汗。
红莲见着了,拿了一把团扇站在连宋后面轻轻地扇,连宋感受到凉风,回头一看,说了声“谢谢”,红莲亦是咧嘴笑笑。
饭菜好了,连宋盛好菜,红莲赶忙接过去端出去,再赶忙回来端下一盘。饭菜都上桌了,红莲喊孩子们洗手吃饭,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放下走马灯。
饭桌上,听着孩子们给慕如背三字经,背的流利。
连宋道,“嫂子,这两个孩子懂事,嫂子教的好”。
红莲还是一贯朴素笑笑,道,“可不敢担什么功劳,相,哦,不,公子在家的时候教的竹儿,竹儿背的牢,青儿大些的时候,竹儿再教的青儿,我不拾得几个字,没什么用的”,说完,依旧是咧嘴笑笑。
青儿一听,忙接嘴,“才不是,娘的手最巧,什么好吃的都会”,童声稚气,惹得满桌的人都笑了。
慕如一直看着连宋,想从她神情中看看她的打算,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一顿饭罢,连宋便要开始收拾,红莲哪还能让她动手,招呼着孩子们,赶紧收拾起来,并向慕如使眼色,叫他陪陪连宋。
连宋也没走远,就坐在院子中,听着红莲在厨房里吩咐孩子们干活,母子三人齐心协力,笑声不断,也是颇有乐趣。
待红莲他们出来,连宋便告辞要走,红莲赶忙拦着,道,“大妹子,可是我有什么不好,你尽管说,我可以改,若是不便,我也绝不相扰”。
连宋看她一脸着急,便也开口道,“嫂子哪里话,只是天快晚了,我得回去了。”说罢,与孩子玩笑一番,便准备走了,红莲赶紧推着慕如去送。
………………………
“红莲姐是个实在人,看她教养孩子便知道,两个孩子如此懂事,必然是母亲的耳濡目染”,连宋道,“只是,我现在想听听你心里的选择”。
慕如,看了看连宋,说不出话来,他当然想和连宋在一起,只是选择连宋,怕红莲难以活下去,难道让连宋一起嫁过来吗,连宋能肯吗,纵然连宋肯,红莲已是妻室,贬妻为妾吗,慕如如何能做这样的事,连宋又如何会做这样的事。
连宋看慕如的神情,也不逼他,只与他一道走着。
两人一路无言,就这样走着。到了连宋居所前,二人都停住了,却谁也没开口。
连宋上前正准备开门,慕如一把拉住她,却不知道说什么。
连宋转身,看着慕如,只觉得,越来越远,连宋踮起脚尖,在慕如脸畔亲了一下,慕如心内一动,便要抱住连宋,连宋却拦住了他,五味杂陈翻上心头。
连宋压抑着心里的难受,道,“刚刚,便算是告别了。”。
说罢,连宋转身便要走。
一听此话,慕如心都快碎了,赶忙拉住连宋,却也还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连宋拨开他的手,头也不回地说,“你不用觉得愧疚,我懂你的为难,也知你的心意。只是你先有责任在前,我们是有缘无分。”。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回去。慕如看着连宋步步离去的身影,心一点点碎掉。
他什么都没说,他什么也不能说,他许诺不了什么,解释不了什么,无论如何,伤害已成定局。
他想起了那个午后,第一次到连宋住处,看见连宋临风窗下的样子,贪图连宋那一句“慕如”,便把什么都忘了,如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