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五经,内宫借阅笔录中,所借几乎都是四书五经,只是只有借出记录而无还书记录,看来,文渊阁,一年得采买不少四书五经。慕如接过差事,脑中忽然想起一事,心中一喜,便应声忙碌去了。
在宫人指引下,慕如往各宫一一送了书简,送到各宫门房,门房不过往角落一仍便打发慕如走,慕如一样瞥见角落里一摞摞笔挺却落灰的书籍,不禁一声叹息。
“公公,这似乎是回文渊阁的路”慕如问道,“似乎还有一位公主没有送到”。
“哦,连宋公主,不用送去,那里路途远,不送也无妨”宫人道。
“公公所言极是。只是慕如初领差事,不敢怠慢,可这路远着,不敢多烦公公,且借公公令牌一用。”慕如将一银锭悄悄放置宫人手中。那宫人略掂掂分量,心里得意,便将路引给了慕如,道,“慕大人且去,路引便放值班房,奴婢再去领回”。
上次来的时候是夜里,且未走进,看得并不真切。此刻正值午后,日高蝉鸣,燥热烦闷,一路走来,汗滴不止,连宋公主居所,果然偏远。可慕如偏愿意来。
眼前是一片杂树,驳乱无章,想来是宫人怠慢,宫中花树修剪,从无顾及此处,想来是把这当宫中偏角了,便不值认真对待。
杂树丛中,慕如找不见路径,愣是多走一截,才绕了过去。
甫一过去,眼前一亮。只见一处宫殿隐隐漏出一角。慕如走过小溪上的木桥,撇见一处田。
天,竟真的是田。慕如在酒坊时,见过乡亲们下田,此一处田,阡陌规整,倒是精心耕耘的样子。再一见,不大的一块田地,大大小小,分成几处不同,瓜果粮薯,颜色各异,几处绿意盎然,几处收获满满,几处耕罢休憩,怪哉,一块田地,竟似有了四季的模样。
“咯咯”,“嘎嘎”,怎么还有些鸡鸭的声音。
慕如寻声找去,乖乖,在田处边缘,竟圈着一小簇篱笆,圈着几只鸡鸭,此刻夏日炎炎,正赖在阴影地下百无聊赖。
再往后去,却是一圈花花绿绿的植物,似花又不像花,似药又像花。
田地与绿植园分在水流两侧,灌溉倒是方便。寻着渠水找寻源头,竟是绕着田地与绿植转了一周。乖乖,这渠水竟是从御河边角处引来。
决口很小,又覆盖于荒草中,不甚惹眼,只见一小脉水线,一丝丝,竟一路蜿蜒,一路粗广起来,行至桥后,又分两路,一路行至田与花间,曲折蜿蜒,又绕过一小缕,绕到田后,竟是在鸡鸭窝边。另一路转折而去,地势渐低,却渐渐开阔。
只见水道中,赫然一水车轮,水过,转动轮子,带起水流进管子,管子一路延伸至屋角的大缸。这大缸外套着矮缸,矮缸外再套着更矮的缸,这最外围的矮缸连着小水道,水道一路低去,竟汇集至屋后的一个小水塘,好家伙,小水塘中竟养着鱼。
这一路地势水势,倒是借足了地力,取水、蓄水、润地,灌溉,饲养,都齐活了,真真是巧夺天工。
“慕大人,这是在我的院子中转悠啥,可是看中了连宋池塘中的鱼,还是准备抓走田角的两只鸡”头顶有熟系的声音传来。慕如抬头一看,果然是连宋。
“小臣例行公事,来给宫中贵人送书,行至公主处,日高路渴,可能讨一杯茶喝?”,慕如一脸讨嫌的样子。
“一杯清茶无妨,别惦记我院中活物便好”,论嘴欠,连宋也不遑多让。
慕如走上台阶,来到殿中。连宋公主这宫殿,虽小,却也五脏俱全。
进到殿中,两面临窗,看尽这院子中的景象,前门正对院子来处,后边便是寝殿。前殿临窗处,一处摆着案几,是喝茶看书的所在,另一边,摆着纺车,绣车、案台,是做女红的所在。两窗上均放风轮,风轮前,摆着河水中冰镇过的瓜果,屋内果然如信中所述。绕是慕如这般一路走来暑热难当,一到这所在,便觉暑意渐去,渐觉自在。
果然是巧手更胜人工。
连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