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3 / 3)

伯母到底不是一无所获——祖父松了口,余下两个女儿的婚事,全凭他们夫妇自己做主。

于是毫不意外地,蒋氏就把次女姚婵许给了年纪相仿的娘家侄子,只等明年蒋公子考过院试来个双喜临门。

现在还没着落的,只有姚婉。

月仙明白母亲发愁的缘由了,二房这时候把姚婵送回来,那是为了安心备嫁,明年风风光光地从学士府出门。姚婵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守在自己的绣阁里绣嫁妆,根本不劳母亲费心。

被捎上的姚婉,才是要让母亲操心的那一个。

无他,蒋氏已经将一个女儿贴补给了娘家,自然不会将姚婉也嫁过去。

姚岸的官运虽然算不上差,但比起他一鸣惊人的父亲以及翰林出身的弟弟,还是逊色太多。

蒋氏心道这可不成,长女姗娘远嫁眉州老家,次女婵娘跟着侄子还不知道以后要落在何处——虽然她嫂子一再表示侄子勤勉又上进,但哪有人会说自己儿子不好呢?

就是她的桂儿,哪怕乡试还没过,那也是她眼里心里一等一的好儿郎。

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三房的小儿子一样。

话又说回来了,正因为姚栩实乃凤毛麟角,婉娘作为他的姐姐,才更要借弟弟的光,说上一门好亲事!

三房的月儿听说病得越来越厉害,一直在城郊静养用药也不见好。除了月儿这个亲姐姐,姚栩的姐姐,当然就数自己的女儿们了。

至于大房的娟娘,蒋氏根本没放在眼里,她一个抱养过来给人解闷的,哪算得上什么正经亲戚。

关起门来,都是亲戚,只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姚字。可到外面去问,谁不知道,眉州和京城两个姚字,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云泥之差。

张氏很头疼,蒋氏送姚婉回来,摆明了是要高嫁的。

京城遍地王公贵族,谁知道她究竟想攀哪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