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宜见是太平公主,心知惹了祸,也没有了平日里的嚣张,连忙赔罪,躲闪一旁。
好在驸马薛绍顾及皇家颜面,及时拉住了太平公主,若不然依着太平的脾气,还不得把武攸宜的脸撕烂。
等到上了车,薛绍便开口劝道:“公主别生气了,别跟武攸宜一般见识,这洛阳城的人谁不知道他是一个泼皮无赖,再说了,不看他的面子,还得看天后的面子啊!毕竟他是武家的人...”
不提武家还好,一提到武家,太平公主更加生气。
“哼,怎么着,他武家还能骑到我李家的头上不成...若今日不让他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日后还不更加猖狂...”
“但是现在武家得势,满朝文武哪个见了武家人不得礼让三分,咱们还是低调一些的好!”薛绍谨慎的劝道。
薛绍越是劝喻,太平公主越是要给武攸宜一些厉害看看。
所以太平公主这才跑到武则天面前去哭闹,必须要武则天处罚武攸宜,并赔偿自己的损失,还要武攸宜当众认错。
太平公主想通过这件事给武家人一个下马威,敲打一下武家,也借此让世人知道,这大唐是姓李,不是姓武。
太平公主的这些小心思早就被李旦看透,只是这样的敲打并没有什么太多意义,于是笑着走进殿内。
“哟,妹妹也在啊?”李旦一步跨入大殿,没有像在外面一样挺直腰杆,英俊潇洒,而是含胸低首,装作颓废的样子。
太平公主连忙擦去眼泪,回道:“哥哥来了。”
自从上次李旦帮助李贤伸张正义之后,太平公主对李旦便转变了看法。
后来又听闻了李旦在幽州大破突厥,歼灭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
这些消息有从洛阳被传唱的戏曲、说书那里得来,也有慢慢从幽州民众那里传来的消息,多是民间流传,且将李旦白袍亲王的形象演绎的很鲜明。
虽然武则天命人调查的结果不是李旦所为,而且李旦也主动否认,让事情变得真假难辨,难以捉摸。
但是太平公主还是隐约觉得这不是空穴来风,定是有什么隐情,所以更愿意相信李旦就是那个击溃突厥的白袍亲王,太平公主对李旦的好感又增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