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想分一杯羹(2 / 4)

山裘醉 开目是昼 2367 字 11个月前

轻风拂动如烟似雾的细雨,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诗意。谭彦披着蓑衣行走在去衙署应卯的路上,头戴蓑笠,感受轻风细雨的抚摸,心情也好了一些。

就在王延彬面圣的次日下午,柳文庆接到开封来的飞信,他迅速约定晚间在百戏楼与谭彦会面。当夜,百戏楼的灯火明亮,红红绿绿的灯笼在微风中摇曳。柳文庆在雅间等候谭彦。

等到谭彦进入雅间,柳文庆站起身,微笑着递上飞信。谭彦接过,打开阅读,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喜悦和激动让他难以自持。

"谭兄,你的火器如今有了名字,圣上赐名‘天翦’,并且擢升你为工部侍郎。这是今天收到的信。" 柳文庆淡定地说着。

字条上写着:

火器,圣上赐名‘天翦’,擢升谭彦为工部侍郎,钦差已在途中。当注意安全,我已做安排。

“注意安全?”谭彦拿着字条说,“阿庆,麻烦你解释一下?”

“当然可以。”

柳文庆将字条从谭彦手中拿走,送到烛火上,看着纸张燃烧起来,说:“谭兄请耐心想一想,如今情形有哪些人会很快就来找你?”

谭彦一楞,细细思索,忽然警觉地问:“现在我有什么危险?王延彬是不是已经知道什么了?”

“最近几天城里确实有些异象,比如客栈人满。”柳文庆道,将一些城内的风声告诉了谭彦。

谭彦沉默片刻,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说:“圣旨还有多久能到?尽快离开郑州,离开郑州就安全了。”

“就这样,先不说你我兄弟二人意气相投,在这件事上,我们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所以呢,于公于私,我都应该竭尽所能护住你。”柳文庆直视着谭彦,“兄长如果这么说的话,那可太轻视各国隐藏在大周的势力了。”

谭彦关心的是能够离开郑州的时间。既然确定了,他当然希望早点出发,认为早一天就少一天处于危险中。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脱离危险,也可以尽早与王延彬相聚。

柳文庆却紧接着说:“先不急着离开,彬哥会随同钦差回郑州。我也已经为你安排好了。我们两兄弟要心心相印,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情形下共同进退。所以呢,我们得好好商议一下接下来的计划,以确保你能够平安地任职。”

谭彦感激地看着柳文庆,心中生出一股温暖。两人开始商议起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孙靖海和田思远从许州启程,不几日便抵达郑州,住四海客栈。由于王延彬的仆人一直说主人不在家,他们便转而与柳文庆联系。这才得知王延彬几天前就去了开封。

柳文庆认识孙靖海,对田思远却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田思远身材魁梧,人也比较朴实,虽然穿着高档衣衫却没有潇洒倜傥的仪态,谦和的目光里还隐隐含着一股茫然与忧虑。

柳文庆歉意地说:

“王兄知道你们要来,本打算在家里等着,可临时有事,他说事关重大需亲自去开封,否则就会错过机会。实在对不起,请你们二位多原谅。”

田思远说:“他既然离开郑州,那肯定是有要紧的事。不知彬哥能去多久?”

孙靖海也关切地问:“彬哥去开封做什么?”

柳文庆客气而婉转地答道:“他说最多十五日,估计这两天该回来了。至于他去干什么,我也说不准。”

田思远说:“这次来一定要见到彬哥,我们等他。”

柳文庆问:“这两天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不用了。”孙靖海说,“这两天我们出去走走,正好看看郑州的风景。”

田思远看他一眼,那意思是:你还有心思观景?

柳文庆与他们没有话题,纯粹是礼节性的应酬。漫无边际地谈了十几分钟后,两人一直送他出了客栈大门。

郑州陈刺史也已得到消息,先一步来到城门,照例是各级官员跟随,只等钦差到后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