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亲信。
过了一段时间,王骥直接就被调到了南京,坐了冷板凳。
等到夺门之变的时候,王骥都七十多了,亲自披甲上阵,并将儿孙带在身边,誓要迎回英宗。
同样的,土木堡之变后,大同总兵官广宁伯刘安入京被劾下狱,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下狱,领三千营忻城伯赵荣怠玩下狱。
与之相反,离土木堡更近的宣府总兵杨洪,却是一路的加官进爵。
土木堡之变后,死了的勋贵武将是死了,活着的勋贵武将大部分又都是英宗的亲信,他们还不敢用。
这就必然会导致勋贵武将的没落,此消彼长,文官集团则趁机做大。
不仅免了江南地区的一些税,而且还染指军权。
原来兵部只有调兵权,没有带兵权,可就是在土木堡之后,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就有带兵权。
说的不好听一点,明朝文官染指军权,就是从他于谦开始的。
不得不承认,土木堡之变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就是于谦。
正统十三年,于谦调入北京任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任兵部尚书,手握军政大权,声名鹊起,直至现在。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看,于谦确实有嫌疑。
有一种推论,夺门之变时,景泰帝听到外面的动静,第一反应是问:“是于谦吗?”
随从回答:“不是,是太上皇。”
景泰帝:“好,好,好。”
不管于谦是忠是奸,你于谦身为文官,却手握军政大权,打破了以往文武的平衡,就冲这一点,他死的就不冤。
而且,土木堡之变一直存在阴谋论的说法。
不管土木堡之变的背后是不是有阴谋,但有一点,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被过分的夸大了,于谦这个人的作用,更是被无限的放大了。
土木堡之变后,说于谦极力阻止南迁,不对,他根本就阻止不了南迁。
正统十三年,于谦才被调到京师担任兵部侍郎,到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时,他还是兵部侍郎。他在京任职不过才一年而已,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地方。
他的资历太浅了。
同时期的老臣,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这俩老家伙资历深,尤其是礼部尚书胡濙,那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当官就当了近五十年,光是礼部尚书就干了二十多年了,那看于谦就跟看娃娃似的。
这些老家伙不点头,于谦说破大天去也没用。
同样的,还有孙太后,她也不支持南迁,因为她是山东人,怎么可能同意南迁呢。
孙太后不点头,根本就不可能南迁。
还有指挥北京保卫战,那于谦之前也没带过兵,怎么就能交给他指挥了呢?
于谦当时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兵部只有调兵权,没有带兵权。
明朝当时可不是没有能打仗的武将。
另外,北京城当时集结的军队可是有二十二万人呐。
而且,瓦剌也先,就那点人,怎么可能攻下北京城呢。
正常情况下,就也先带的那点人,过大同过宣府都有点费劲。
所以,关于土木堡之变的阴谋论,就有一点说,也先是送英宗回京的,结果于谦怕英宗回来,直接下令列阵九门之外,连北京的城头都不让英宗见着。
甚至还拿炮轰英宗,生怕英宗不死。
明朝的历史就很有意思,史料上记载的是一个意思,可琢磨琢磨,就有可能发现是另一层意思。
所以,关于明朝的争论,就有很多。
还有,土木堡之变,对明朝有损失,但并没有那么大的损失。
勋贵武将死了一些,但还有一些,战死土木堡的那些也都有后人袭爵。
文官高层,死了一个首辅,两个尚书,但朝堂之上还有四个尚书呢,尤其是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