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评价道。她低下头去继续翻看书卷,“我猜那个‘影’早逃跑了,亦叔去那里可能什么也找不到。”
亦铭却没有再接话。他默了半晌,轻叹了一口气,才道:“我会去看看。今晚我把事情打理交代一下,明天就去。”
祝酌尘应了一声,算是知晓了。
她仔细地看着书卷上这些奇闻,一时间都觉得非常荒唐。这些如果都是真实的话……
那么那些作祟的生灵,是出于哪种目的?
祝酌尘看向渐晚的天色,心中打定了主意。她合上书卷,目光转向亦铭。
亦铭站在桥上的栏杆边,单手扶着栏杆,朝着遥远的天边望去。
太阳西落,仅留一缕余晖将天际染红,预示着次日的晴空。月亮已然出现在了渐黑的天空中,弦月似勾,却皎洁而温婉。
亦铭很喜欢赏月,常常一个人坐在庭院里,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他偶尔会念一些祝酌尘没听过诗句,甚至轻唱一些她未曾听过的乐曲,颇有韵味的感觉。
他在原地驻足半晌,才道:“大小姐,你如若晚上要出门探查,请务必多加小心。”
祝酌尘稍微顿了一下。
“好。”她应道,算是默认了晚上要溜出门这件事。
暮色四合之后,渺烟镇灯火渐起,倒也不算太暗。
祝酌尘换了一身便装,把长剑收在随身的乾坤囊中,清点了一下必备的东西,便动身离开了竹攸派的府邸。
她走在街上,最开始警惕还提得很高,然后发现周遭一片人群熙攘,叫卖声与说书唱戏的混在一起,倒是显得一派平和。
祝酌尘便放缓了脚步,闲庭信步,散步一样地四周逛了起来。
没有战事的天下才会如此和平,于是在这般天下和平的情景之中,江湖上的武林人士才得以互相争抢名号,修真者和玄卫才得以互相比拼技艺。
还是好啊。祝酌尘一路走着,没头没脑地胡思乱想着。
她走过一路灯火,踏着一路喧嚷,在食物香气的簇拥中,来到了街角巷口。她身后是鼎沸的人声,她面前却是一片僻静。
背离着繁华的地方,是奇闻异事的高发处。
祝酌尘拉紧素衣,贴着墙壁,放缓了脚步。她低下头,把自己的气息尽力敛住,像个普通人一般,在墙角漫无目的地走动。
没一会儿,她便听到身后有个非常小的声音在叫她:“你在这儿干什么?”
祝酌尘慢悠悠地回过头去,便看到一个小女孩瑟缩地裹着衣服,穿得很少,被还带着寒气的风吹得发抖,一双眼睛却很亮,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
“我就走走。”祝酌尘答道。她搓了搓手,又道,“不冷吗?”
“已经到春天了,怎么会冷?”被乍暖还寒冻的天气得发抖的小女孩道。
祝酌尘瞥了她一眼。习武之人自然不会怕这种初春的寒意,更何况祝酌尘自己本身身体还算不错。从小被富贵簇拥的大小姐难得还是很懂得穷人的苦,她便把自己的外衣脱下,递给了小女孩,然后蹲了下来,撑着脸看着她。
“大姐姐,你不是这儿的人吧。”小女孩自己把衣服裹在身上,搓着手掌,眼睛盯着祝酌尘,亮晶晶的。
祝酌尘轻哼一声,毫无必要地向着手掌心呼了一口气,像是很冷似的又搓了搓手,道:“我不住这儿,还不能来看看了?”
四周较暗,祝酌尘虽然没有顾年那样极强的夜视能力,但是在夜里还是能看清。她打量着小女孩裹着衣服还冷得发抖的样子,不禁感到有些疑惑——
渺烟镇靠南,本生也是鱼米之乡,并不算贫穷,怎么还是有人穿不暖衣服?再冷一些的冬天怎么过来的?
“诶——大姐姐,你还真是奇怪啊。大家听说这边有奇闻异事,都恨不得躲得远远的,你还过来走走?”小女孩咯咯地笑着,眼睛仍然亮晶晶的,如同夜里一簇明亮的火焰。
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