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不正是当初艾玛问《黛青国史》M7.8的吗?怎么会在道末的口中说出来?这究竟是巧合,还是……
载汲并没有和李伯约太多交流自己的情况,并不是说他不能对自己的代父交待情况,而是,他太忙了。
载汲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提升黛青的军事力量,而这种提升不可能是军人素质和军队建设,而只能是武器装备技术方面的水平的先进程度。这种先进速度,必须碾压现在的罗斯国,使其彻底放弃与黛青一战的底气。
罗斯国在世界上也是一个一流强大帝国,但是这种强大放在西洲很大程度上只能局限于体量方面,在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上,罗斯都是远远落后于西洲的其他各国的。
有人把意志国比喻成西洲的黑暗森林。
但是对于罗斯国,人们干脆把他形容成北极熊。
森林怎么说也是有资源的,北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什么也没有。
事实上,罗斯国在工业方面的水平与其他西洲各国相比,确实是一片空白。罗斯国的工业技术极其薄弱。即便军事领域比其他行业稍好一些,但仍然是非常差。罗斯军队的重武器制造技术几乎是三十甚至五十年前的水平。以至于当一些新的技术出现之后,罗斯的军工厂根本无法开展规模生产。例如后装线膛炮的情况就是如此。为此,他们只能要么采购外国的技术甚至成果,要么就只能避免在这方面的使用。
正因为此,罗斯国在西洲已经越来越没有影响力,在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罗斯被欧洲几个国家连坑带害,损失了几十万军人的生命,最后沙皇都连气带病的死掉了,有人甚至传说沙后进接受不了这个结果而自杀的。
罗斯国能在西洲欺负的,也就只剩下西洲的东洲蛮族——奥斯曼人。此外就真的是谁也招惹不起了。
没有办法,罗斯国只好把扩张的主意打在东洲各国,尤其是黛青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