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记(2 / 6)

话一出口,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摆了一道。

谢惊堂都还没说是什么东西,她却急忙辩解,可谓是不打自招。

“东西倒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我爹娘做给我的长命锁而已。只怕你误会什么,”他唇角勾起一丝讥笑,“比如因为我一直贴身戴着,所以误会它是秘宝...之类的。”

“……”

明鹊在心里懊恼地叹了口气,扭过头向外走去,扔下一句:“我替你选好了宗门,后日便要动身去归灵山脉一带,先同你说一声,你做好准备。”

徒留谢惊堂落在背后,目色沉沉地盯着她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两日后。

归灵山脉一带正是个晴好的天气。

马车从平缓的山路上疾驰而过。车帘被掀开了一角,探出一张俊秀的少年面孔来,一字一顿地念着路旁石碑上篆刻着的诗句:“浮云卷日去,孤山听鹤声。”

“看到那块碑,应该就离宗门不远了。”

接话的是端坐在少年对面的白衣女子。她一席黑发素绾,白绫缚眼,只露出尖细的下颚,看着颇有些我见犹怜的意味。

谢惊堂回身,瞟了眼白衣女子:“你这副打扮...完全看不出是个衣服里藏虫子的女魔头。”

明鹊压根懒得搭理他,自顾自在心里盘算着一会儿的说辞。

如今他们正在去拜访剑回宗宗主的路上。

归灵山脉地处东南,经济发达,有许多富饶的城池,例如汾阳城,就是这一带有名的人族聚集的大城。

人族当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有灵根和修炼天赋的孩子。因此修仙门派在招收弟子的时候,除了修仙世族的仙家子弟,也会吸纳一些有修炼天赋的人族。

莲宓给谢惊堂安排的身份,就是汾阳某个世绅豪族中有修炼天赋的人类小少爷。

巧的是,那家人也姓谢,倒省去了给谢惊堂改名的工夫。

而明鹊,扮演的则是他有眼疾的病弱长姊,负责带幼弟上山拜师。

明鹊叮嘱他:“一会儿见到人,你装得乖巧和驯些。我听说宗主怀阳剑尊的真传弟子还未收满,你若合上宗主的眼缘,能一举成为真传也未可知。”

谢惊堂不服气道:“什么叫‘装得乖巧’?!从前我们家最讨人喜欢的就是我,人人都夸我乖巧伶俐,还用得着装?”

明鹊冷笑了一声。

可能因为她是魔,不是“人”吧,否则怎么会连半分“乖巧伶俐”都没看出来。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拌着嘴,马车又驶了大约一盏茶功夫,终于晃晃悠悠地停在了剑回宗主峰前。

一掀开车帘,便有两个身着青衣,梳圆圆双髻的小仙童迎了上来,冲他们揖了揖手。

“两位可是来自汾阳谢氏的谢小姐与谢公子?”

明鹊扶着谢惊堂的胳膊下了车,咳了两声,才温声道:“正是。”

小仙童闻言又是一揖,笑眯眯道:“我等正是奉宗主之命下来接引二位的,请跟我们来。”

要进入峰顶的宗门,本得先上九千九百层白玉阶。但因着二人是客,小仙童直接抬起搁在臂上的拂尘,召出了一柄如船一般的巨剑,四人乘在上头,便可凭虚御风,直达山顶。

“仙界造物果然神奇。”谢惊堂尽职尽责地扮演着一个没见过飞剑的土包子人族少爷,对仙童颔首道,“有劳仙人了。”

他本就是大族出身,只要稍微收敛住骄纵本性,就不失有礼有致的贵公子气派,又生了这样一副清隽的好相貌,因此不出意外被仙童赞了句:“谢公子虽是人族,但看着神清气朗,很有仙缘呢。”

他祖上往上数八十辈都是纯正的仙家血脉,没有仙缘才有了鬼呢。

谢惊堂心情微妙,面上却只能含蓄一笑,连声说“过誉”。

明鹊立于剑上,透过白绫看着脚下的重峦叠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