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陛下也没有必要这般炫耀啊,真是服了你了!
………………
时间一点点过去,正月十八第一次朝会,朝堂上,秦纲带领着手下一众朝臣率先发难。
他们一派的御史孙仁出列道:“启奏陛下,臣弹劾礼部尚书纪均,私设报馆衙门,掌控百姓舆论,其心可诛,还请陛下治罪纪均,封禁报馆衙门。”
秦纲因为报纸之事,在民间声威急剧下降,他本想出手查抄报馆,但又怕有人心说他是心虚报复,只能是强忍到现在。
可报馆成立到现在,他在民间的声威因含沙射影的暗示,早就已经臭到了极点。他是愤怒又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强封报馆,他没有这个权力,哪怕他是左相,但此时可是经过圣裁的,没有女帝下旨封禁,他若私自封禁,就是欺君。
他本就是奸臣,欺君之事没有少干,所以,并不惧,但问题是,他不能落下一个报复心虚的名声。
因此,秦纲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新年的第一次朝会上,逼女帝亲自下旨封禁报馆。
“臣等附议!报馆衙门歪曲事实,误导百姓,残害忠良,若不封禁,只怕陛下也将深受其害!”
“还请陛下下旨,封禁报馆。”
秦纲一派官员连忙附和道。
女帝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秦纲一派的人,并未发声。
李长风则是冷冷一笑,淡淡道:“启奏陛下,报馆之事,已呈圣听,此事乃陛下亲自下旨所开衙门,并无纪均私设之嫌,至于他们所说的,报馆衙门歪曲事实,误导百姓一事,纯属无稽之谈,怕是某些人心虚了,狗急跳墙之举。”
说到这,李长风不等秦纲一派的众人出声,继续道:“报馆乃是利国利民之好事,又怎么有误导百姓、残害忠良之举?若是不揭露一些人丑恶的嘴脸,是不是就不是误国误民之事了!”
“臣可举几例,一,报馆遍布整个大夏,可将政令随时传达,其中,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朝廷赈灾拨款百万,若是往年,能够到灾地,只怕连十万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