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3)

*

温茗处理陈大。

陈大原因:本朝家奴身份,然而陈大与陈家签的死契,不涨。

温茗解决:与陈大建立新式雇佣关系,模仿现代劳动合同制定契约。

——温家从陈家要来死契并解除,待陈大恢复自由身,而后出资出地,雇佣陈大来温家食铺工作。

定期评估陈大劳动业绩,根据固定标准灵活调整薪酬。

温茗早已有调整帮工薪资、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想法。

她与温明安一同讨论许久,又基由现代社会的经验,定下员工工资评定标准。

第一,根据工作岗位和职责来,主厨、帮厨以及食铺小厮,还有掌柜等不同职位的工资水平都不同。

“不仅要定下工资等级划分,还要完善升职渠道,谁适合干什么、干得好,都要提拔,这样才不至于等级固化!”

温明安听得云里雾里,所幸经过温茗几月来的“传销”,逐渐也明白了女儿的意思。

第二个评判标准,工作经验和技能: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也是确定薪酬标准的重要因素。

温茗早与掌柜商议好,安排一批人定期检查卫生,同时再让这些人顺势观察师傅积极性、熟练度等等。

此后还要有定期厨艺比拼、菜品展示,借此升或降厨师等级。

——不问家世、年龄等,只看能力,唯贤是举,这就是温茗提拔人才的标准。

第三个标准,教育背景和专业资质。一些厨师曾在大世家的食铺当过帮工,还有些因为家庭、地域等各种原因,从大食铺跳槽、成为温家食铺的员工。

活到老,学到老,温茗有一个初步构想:后面与温家合作的世家多起来,她希望彼此间能进行交流学习,比如互派厨师、互通有无。

若有厨师能得到宫中的赏识,那温家必定倾尽全力、给此人最好的待遇。

这些话都写在了温家“员工月例标准”的表上,公开供所有员工参考。

在帮工本人水平的考量之外,当然,食铺的经营状况也会影响薪资水平。

餐厅规模和财务状况是主决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和竞争也会影响食铺发放薪资。

同舟共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员工对食铺有足够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时,才能让所有人在困难时刻选择留下,与食铺直面风雨。

比如现在,温家食铺深陷“食物中毒”丑闻。

早有温家小厮选择离开,更有甚者受了林家招揽,走之前还反咬食铺一口。

温茗冷眼旁观,不拦,只拿出员工契约,指着“禁止外泄秘方和食铺机密”一条,笑意盈盈警告那几名小厮。

温茗的用人标准很灵活:她可以,也可以不顾陈大之前的背叛,重新启用。

甚至不惜为他亲自出面,与陈家商谈,要求解除陈大的契约;又上门找王家主,与那家伙东拉西扯半天,总算获得了孙娘子的死契。

条件是王家要派人成为温家后厨的帮工,维持长期合作。

得此契约后,温茗立即前去探望陈大,告知他已经获得自由,可以不再为陈家卖命。

陈大一听,几十岁的糙汉子,止不住泪眼盈眶,向温茗磕头,不停道:“多谢茗姑娘相救,陈大视姑娘如再生父母!”

温茗见状不免一笑:“无需如此,陈大。我解救你夫妻二人,也是为我温家着想,互惠互利罢了。”

温茗接下来的话更令陈大瞠目结舌:“你若能维持忠诚,不再背叛,温家必不会亏待你和你娘子。”

说罢,温茗将陈大的死契当面撕成两半,寓意销毁契约,陈大恢复自由身。

温茗取出新契约,上有官府盖印:

“这是我温家为你量身定做的新契约,你若愿意,现在就可落下你的名姓。”

温茗侃侃而谈:“此契约不会改变你自由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