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并不是头一次从胡惟庸的嘴里也听到这些言论,但在这之前,他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过,可这一次,他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胡惟庸,心里不断的揣摩着他说这种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被朱元璋这样的眼神盯着,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头皮发麻,可以想到自己在朱元璋身边待了这么长时间,是他最最信任的臣子,他又怎么可能因为这么点事情怀疑自己。
相比于周成安,胡惟庸觉得自己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肯定更高,若是非得要求朱元璋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做出一个选择,那他自信,朱元璋一定会选择自己。
“陛下,大明王朝才刚刚稳定下来,现在正是需要好好经营的时候,此时发生这样的动荡,实在不合时宜,无论如何,都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胡惟庸一副忧心忡忡,为国为民的样子,无论是谁看到他这个样子,只怕都得给他竖个大拇指夸他一句好官,可是,朱元璋却从来都没有这么想过。
“胡大人,你刚才这番话倒是没有说错,之前朕也和你有一样的想法,可现在周成安却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让他治理下的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难道这还
不足以证明他是正确的吗?”
胡惟庸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当着自己面说周成安的好话,这不等于在打自己的脸?
“陛下,咱们看待一件事情,绝对不能只看眼前,大明王朝千秋万载,眼下这一点点好处又能够算得上什么?”
“我承认,这个周成安的确有点本事,至少胆子足够的大,旁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却敢付诸于实践。”
“可是,胆子再大又如何,又不代表着最终的结果就是陛下是大明的百姓们想要的?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应当为大局着想!”
胡惟庸直接搬出了一个让朱元璋都没有办法拒绝的理由,那就是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这本身就是他身为帝王的职责所在。
朱元璋并没有当即反对,但也并没有直接表态,他还想看看这件事情究竟会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胡大人,你这么着急的跑到这里来,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说这一件事情?”
朱元璋直接问道,“这件事情朕心中早有考量,你就不用担心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好。”
言外之意,不该管的你别管!
胡惟庸放在身侧的手紧
紧一握,真是没有想到周成安的本事竟然这么大,两个人只见了几次面就能让朱元璋对他这么信任,甚至连自己的话都听不进去。
“陛下,老臣身为百官之首,随时劝谏告知本就是分内之事,无论如何,都希望陛下能够思量清楚,要不然……”
“行了!”
朱元璋并没有给对方把话说完的机会直接摆手,“这件事情无需再议,你有没有别的事就先回去,朕想休息一下。”
胡惟庸还有话要说,可看朱元璋转身不再搭理自己,他到底还是把没说完的话全部都咽回到了肚子里。
朱元璋态度冷漠,已然下定决心,这个时候再多说,不仅没办法达到目的,还很有可能惹祸上身。
胡惟庸无奈叹息,赶紧站起身来准备离开,走了两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希望朱元璋的态度能够有所改变,可结果是他想多了。
胡惟庸一走,朱元璋立刻就将徐达刘基等人叫来书房,并且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与他们听。
徐达和刘基都在朱元璋身边待了这么多年,朱元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们比谁都要清楚,若不是已经对胡惟庸有所怀疑,绝不可能把他们叫来。
刘基仔细的揣摩
着朱元璋的心意,摸了摸下巴,状似随意的说道,“陛下,想那么多做什么,胡大人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比于旁人而言,自然会对这些事情多一些考虑。”
“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