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该如何去安慰靠着红枣树伤心落泪的养母。
当晚,耿志坚记忆中第一次失眠,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这九年来在养父母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了供养他和妹妹文琪读书,夫妻俩几乎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家里也没有添置过什么贵重的东西,而他跟妹妹从来都没有亏待过,热有夏衣,冷有冬装,兜里一直不缺零用钱。
两天后,趁家里人不在,耿志坚偷偷去县城找了一份茶楼服务生工作。
上班四天,养母就带着女儿找了他三天。找到他那一刻,脸色蜡黄、眼圈红肿的养母又一次将他紧紧拥抱。同样是激动,同样也流下了泪水,不过这次抱的时间更长,还明显感觉到了她的身体在发抖,伴着哽咽声。而十多天前的那次拥抱,养母是满满的幸福感,直夸他出息了,为耿家、文家争光了,拿着滴满热泪的录取通知书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上次,耿志坚只是眼泛泪花;这回,禁不住潸然泪下......
母子俩调整好情绪。松开手的何桂芝要他舍弃这几天的工资跟她们回去,耿志坚却表示不想再拖累他们了,要挑起家庭重担,还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香饽饽了,不如早点进入社会磨炼自己,寻找机会干一番事业。
拿着耿志坚行李屁颠屁颠过来的文琪得知哥的意图后,放下行李就给他一顿粉拳,边打边哭诉这三天的艰辛:每天顶着烈日一条街一条街的寻找,实在走不动了,坐下来顶多休息十分钟又开始搜寻。渴了,妈就拿着矿泉水瓶跑到公共厕所里去接水喝,饿了就啃清早买来放在挎包里的馒头,只有在晚饭时才会在路边摊吃点小菜饭,喝点热茶水,住店都找最便宜的。还有十多天就该去学校报到了,不回去准备上学的事,竟然还跟妈犟嘴,对得起这么辛苦找他吗?对得起爸妈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吗?
这么多年来,耿志坚第一次被妹妹怼得哑口无言。看着眼泪婆娑的养母捂嘴抽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扑上去紧紧抱住何桂芝:“妈!对不起……”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耿志坚之前一直都是喊何桂芝阿姨,只是在背地里偷偷喊过妈,很多次都想改口,可就是张不开嘴。文琪的话对他触动很大,也解开了他多年来的心结。
这一声妈,让何桂芝顿时破涕为笑、精神大振,所有的委屈、伤感一下子化为乌有……
耿志坚带着行李找了一家又一家,太阳偏西时,终于租到了一间比较实惠的房子安顿下来。
不管儿子犯了什么错,盼回来就是件值得庆贺的事。父亲做儿子进屋前的准备,母亲则去地里弄回来新鲜蔬菜,再拿出库存的山珍野味做丰盛晚餐。
做好饭菜,母亲解下围腰来到大门外观望,当看见儿子身影后,赶紧叫屋里的老头子准备火盆。
随着“妈!妈!”的呼喊声越来越响亮,背着行李包的贾继超满脸堆笑小跑而来,母亲边用手指抹着激动的热泪边叫他慢点走,当心累坏了身子。待儿子来到跟前后,母亲先是笑着打量一番,而后向他身上浇洒柚子叶水,以示去晦气。
这时,父亲端来火盆,母亲取下他的背包,贾继超跟父亲打声招呼后,跨过火盆,接着被父亲带到院墙末端临时搭建的围棚洗澡。
晚饭从日落西山吃到鸡叫头遍,这是父子俩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一起开怀畅饮,更是一家人在愉悦的氛围中吃得最长的一顿。
席间,夫妻俩只字未提儿子的过去和乡邻的冷嘲热讽。母亲要么夸儿子长得越来越帅了,要么就夸他越来越懂事了。父亲跟儿子谈论的话题要多些,从小时候带他上山打猎、下河摸鱼、骑马驮他去上学,到哪条河流在计划修建水电站,哪里的荒山种上了果树、茶叶,哪家成了养殖大户……
贾继超给父母承诺:决心痛改前非,扎根农村,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定要让乡邻们刮目相看!
清晨,耿志坚被手机闹铃吵醒,坐起来打着哈欠伸了伸懒腰,立马穿衣下床,烧开水、洗漱、泡茶、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