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伐辽第一功!(4 / 5)

少年战歌 步枪子弹 3367 字 2024-01-28

“筑城!”杨德政闻言,笑得更得意了。这就是兄弟。明知道你在发疯,还愿意陪你疯下去。心情大好的杨德政转头问陈耀,“陈耀,城墙筑起了多高?”正在舔食黏在碗壁上面糊糊的陈耀,听到杨德政的问话,下意识抬起头,结果沾了一鼻子的面糊糊。陈耀没有去擦掉面糊糊,而是郑重的向杨德政汇报道:“已经筑了两丈高了。不过杨贵将军说要筑到最少四丈高。百姓们现在分成两拨,不分昼夜的在筑城池。”

“两丈了?”这个筑城的速度,已经可以说是很快了。事实证明,人多确实力量大。两丈高的城墙已经起来了,杨德政抵御辽人的信心有增多了两分。他勉励了陈耀几句,就离开了工地。离开了工地,杨德政就去巡视军营。军营里,如今屯有十万兵马。

除过了复兴军以外,尚有杨德政从丰州征召的五万兵马,以及在胜州又临时增加的三万兵马。十万兵马囤积在军营里,场面十分壮观。已经补齐的三万复兴游骑兵,全部交给了杨鹏在训练。樊龙虽然是个半路出家的将军,不过他在北面已经统领着骑兵作战了两年多了,所以在骑兵训练上,多少有一点心得。当然了,主要是杨德政手上能用来训练复兴游骑兵的也只有樊龙了。

剩下了七万步卒,其中两万是复兴步卒,另外的五万,杨德政另外给了个番号,叫晋军。这七万步卒,暂时都交给了杨新训练。为了配合杨德政的工作,杨德政还把刚从代州赶过来的彭湃,派给了杨新。彭湃熟知的那一套训练天京新城的法子,在军中很实用。杨新在得知了彭湃的练兵的法子了以后,立马和彭湃愉快的搅和在了一起。

而手熟的彭湃,借着职权的便利,也开始在军中发展起了密卫。目前,军中有三分之一的监军和参军,已经被他发展成了密卫了。杨德政在军营里巡视了一圈,一脸唏嘘。然后被恼怒的杨新给赶出了军营。

杨新觉得,杨德政是在嫌弃自己练兵的方法。可事实上,杨德政是在唏嘘步卒的装备。如今,杨德政麾下的兵马里面,只有复兴游骑兵勉强的凑齐了一身皮甲、一柄弯刀、两匹马的齐全装备。复兴步卒和晋军步卒,只有一柄刀,而是还大小不一,不是制式。老远看过去,就像是一群流民。

想到装备。杨德政又匆匆赶到了陈家口临时建造的兵器铸造工坊。杨德政在平定了丰州和胜州以后,立马就命令马面,召集了两州内所有的工匠,同时还从折家借调了一批工匠。

汇聚了三千人,开始昼夜不停的铸造兵器。锻造兵器所用的铁,有一半是杨德政缴获的兵器盔甲熔炼出的铁块。还有一半是杨德政从丰州运过来的铁矿。丰州的铁矿,几乎是半露天的,铁量非常丰富。杨德政派人昼夜不停的挖掘了往陈家口运送。

而胜州又有煤矿,杨德政果断的就地取材。目前兵器作坊内,锻造的兵器有两种。一种是横刀,一种是箭头。横刀是每一个兵卒的标配。而箭矢则是守城的利器。

杨德政进入到工坊里以后,就看到铁匠们喊着号子在捶打顽铁。杨德政巡视了一圈,眉头缓缓的皱起来了。他招来了马面和兵器作坊的大师傅。“目前作坊里一天能出多少兵器?”马面用手比划了一下,兵器作坊大师傅憨厚的笑道:“每天能出合格的横刀三百把,箭头四千。”

杨德政皱眉道:“怎么这么少?”马面垂头丧气的低下头。兵器作坊大师傅脸上的笑容一僵硬,说道:“将军,每天打出了横刀虽然多,可是大多都不合格。”

“不合格?”“对,基本上除了我们这些从折家过来的工匠外,剩下的人,只有两三人能打造合格的横刀,其余的都不行。”杨德政眉头皱的很深,“刚在我在里面转了一圈,看到你们在锻造兵刃的时候,明显有特殊的技巧,为什么你们不尝试一下教给他们?”

兵器作坊大师傅干巴巴的一笑,搓了搓手,道:“属下们用的基本上都是不传之秘。所以……”古人对门第这种事儿很重视。很明显兵器作坊大师傅不愿意把这种锻造的技艺传给其他的工匠。在这种办法上,杨七也没办法去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