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巧闭上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上隐有泪珠闪动着,她点头答应了。
……
“受朝廷招安?“
袁时中大张着嘴,粗糙黝黑的面庞似乎都要舒展开来,他睁大着眼睛不可置信看着董君巧。一直以来董君巧是最为强烈反对他受朝廷招安的,没想到现在居然是她主动提出招安。
一旁的袁正伦也是迟疑道:“小七,你这闹得哪一出儿啊?”
董君巧垂下眼睑,清脆的声音回道:“我这是我们小袁营着想?现在对我们最好的出路就是招安了。这官军扼制岸边却不主动攻击我们,控制着我们后营,这是为何?”
“大伙可真不会天真地以为官军打跑了鞑子救了我们,他们就会归还我们的后营家眷吧?这官军主将陈诺是个极有手段计谋之人,想来他是打着招安我们的算盘。”
小袁营几个幸存的几个头领都认同点头,他们小袁营穷途末路,还真有招安一条路,哪怕是袁正伦也认看向自家叔父道:“叔父,你看着……”
不想一向认同招安的袁时中此时有些不愿意了,他虽有大义为了穷苦人拼出一条活路扯出大旗造反,但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农民,有着老农民的精明和精打细算的算盘。
袁时中一直奉行着待价而沽,一直盼望着小袁营发展壮大,最后受朝廷重视,得到不菲的官位和待遇,为他和手下的兄弟谋取一条最好的出路,将来光宗耀祖。
可现在是招安的好时机嘛?不是啊!
董君巧敏锐察觉到袁时中的想法,当即道:“掌盘子,我们不用担心,听说朝廷对鞑子恨之入骨,对鞑子的首级更是悬赏很高的赏格。我们和鞑子打仗也不是白打的,割了不少的首级,有了这些首级,朝廷那边定然不会亏待我们的。”
”能不能争取到更多,这需要我们讨价还价,我董君巧愿去这乞活军闯上一闯,亲自见那主将陈诺,为我们小袁营谋取一条最好的出路。”
袁时中被董君巧说动了,在他吩咐下,第二天清晨,董君巧单人匹马闯进了乞活军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