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诺深吸一口气,理了理思绪将所有杂念抛之脑后,从案桌上拿出另一份文件当众宣讲起来这是一份关于民事的任务安排。
他向户部主管,民政部副总长伍士豪安排道:“户部现在要紧之事就是将永安城以及周边归附我永安城的村集寨圩的多少户人,人口多少,家中田地多少,这些都要查询整理出来,早日定册,编发户籍。”
“同时我永安城周边平原空地不少,可以新建附属村寨,迁各地逃荒的饥民流民收容,待考核完毕后再行编入户籍。”
陈诺话毕,伍士豪犹豫道:“城内人口清查自然容易,但是周边乡野的人口田册清查恐怕会有不少阻力,特别是那些地主富户们,他们这些人肯定不愿意。”
听伍士豪这么说,陈诺自然清楚人口清查的阻力在哪里,这人口田册的查点自古就十分混乱,田亩不说,这隐户就非常多,主要是为了逃避丁银和差役。
不过好在永安城周遭这一片贫瘠,士绅也少,所以隐户也少,就算是有士绅人家在这动乱年代也早早搬迁进入城里。
现在的情况陈诺不用担忧,他交待伍士豪要大胆放心去干,就算是本地的宗族阻扰,威逼和利诱双管齐下就是了,既然想要依附永安城强大武力之下存活,那就必须遵守永安城的规则。
现在永安城百废待兴,首要目的就是发展生产,这生产可是需要庞大的劳动力,若是底下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这如何调配劳力,又如何做有目标的规划安排。
户籍的编入,同时腰牌和门牌制都要势必推行下去,陈诺随时随刻都要清楚他永安城下辖有多少丁,多少口,多少田亩,多少居住处所。
这关系到永安城以后征兵服役,纳粮救助等事,永安城下辖人口每人都要有户帖,每家配发门牌,上书门牌编号,十二岁以上人都要配发腰牌。
腰牌和户帖就是永安城辖下的办事和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