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
乌泱泱的一群人,都在注目着关宁。
关宁心里暖洋洋的,有热流涌动。
关宁跳下马车。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定位。
一介布衣。
怎堪当晋阳百姓如此盛情?
百姓纷纷上前,对着关宁或抱拳或作揖,致以问候。
“晋阳民风淳朴,我大唐有子民如此,何愁国家不富强昌盛呢?”
尉迟恭慨叹道。
李元霸接话道:
“需要这样的子民,更需要关公子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可惜……关公子不喜庙堂!”
李元霸虽然不太懂朝廷的官职配备。
但他觉得。
凭借关宁的真才实学和本领,混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当当绰绰有余!
马车内。
长孙无垢挺着虚弱的身子掀开车帘。
当他看到如此雄浑壮阔的一幕,关宁被众多百姓围在中央,她整个人被震撼到无以复加。
饶是皇帝出游,会有全城百姓出门迎接嘛?
“关公子的影响力,超乎想象!”
长孙无垢呢喃一句。
内心深处,却对关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马车外。
关宁望着这些前来送别的百姓,百感交集。
“公子此番去长安,还会回来吗?”
说话的是一位麻衣老者,已是须发皆白,满面沧桑,一副垂垂而暮的样子。
关宁露出一个微笑。
他特别讨厌那种强行煽情!
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也未必就是一件伤心事。
就比如春晚小品的喜头悲尾,非得感情升华一下,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会的!晋阳也是我大唐的国土,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看望大家的。”
所有人都知道。
这是关宁说出的客套话。
长安是何地?
天下首善之城,京畿重地!
那是一座富贵荣华的金笼,只要进去,就极少有人想再走出来,因为里面的诱惑太多。
“唉……”
老者长叹一口气。
然后。
开始陈诉往事。
“我等虽是布衣百姓,没读过几年书,却也知道感恩。”
“关公子妙计退了刘武周,令晋阳城免遭涂炭之苦,救了我等性命。”
“而后发布新书《新唐字典》,令天下士子齐聚晋阳,极大拉动了晋阳的经济收入。”
“近乎一年的时间,关公子为晋阳百姓做的善事数不胜数。”
“可我们。”
“却不知如何报答!”
老者有些悲桑。
他这一番陈诉。
令周边的百姓都有些伤感。
关宁赶忙道: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便是我关宁的为人处世之道!”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八个字。
振聋发聩!
这八个字的回音久久在老者耳边回响。
“公子,去长安跋山涉水,乡亲们准备了些礼物,不贵重,还请公子收下!”
关宁立刻拒绝。
他为唐军制定的‘治军铁律、抚民之法’中明确规定,不拿群众半丝半缕。
既然不让将士们拿,他关宁又怎么能拿呢?
拒绝双标!
“乡亲们!好意本公子心领了。”
“但大家劳苦一年也不容易,东西我便不收了,大家都带回去留着自己用吧。”
“哦!对了,过几日我大棚的蔬菜就要熟了,我会让屈突将军免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