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摆满《新唐字典》的桌子前,对着众人拱了拱手,露出洋溢的笑容。
“感谢诸位乡亲父老,及众多饱学儒子来晋阳观看本公子的新书发布。”
“天气寒冷,本公子就直接开门见山。”
“这就是本公子今日要发布的新书,名叫《新唐字典》,是一本字书!”
提起‘字书’,众人就难免要拿《新唐字典》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比。
就像你拍了一部电影,总会被人拿着跟同样题材的另一部电影比较一样。
有书生立刻发问道:
“关公子,我在报纸上看到,你说此书力压汉朝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何敢如此夸下海口?”
关宁泰然自若。
“此事我已在报纸当中言明,《新唐字典》中收集的文字更多。”
“且不仅有《说文解字》中偏旁部首法,还有本公子新创的汉语拼音法。”
“利用汉语拼音,可更快的查到自己不认识的字,方便快捷!”
汉语拼音!
虽然对于张举之等三人,已经完全明白了汉语拼音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人,还是陌生的。
“关于汉语拼音,稍后我的三位学生会为大家详解,请大家稍安勿躁。”
又有读书人道:
“光凭着收集字书多,查询方式便捷,就足以力压,《说文解字》?关公子,不该以量多少而评论好坏!”
在同样的时间内,一个人写出的字数多,那他写出的东西就一定好吗?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读书人齐聚晋阳,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就是想要以自己的实力,刁难关宁。
关宁并不生气。
这属于文坛行业的良性竞争!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
“玄龄兄,这个问题可真是刁钻!”
房玄龄轻声道:
“且看关公子如何回答。”
此刻。
关宁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关宁看了那提问的人一眼,语气温和回应道:
“《新唐字典》中,不仅字数多,读音准,且对每个字的释义做了详细描写。”
“不仅如此,还有多音字、组词、造句等等,《新唐字典》都有记载。”
“最重要的是,《新唐字典》中,收录了简体字!”
简体字?
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有人问道:
“敢问关公子,何为简体字?”
关宁解释道:
“所谓简体字,是笔画比现在的通行字更为简单的字体,写起来更顺手方便。”
“比如你们写名字,可能要耗费很多时间。”
“但是换了简体字,就不一样,顷刻之间就能写成。”
“《新唐字典》之所以收录这些,是为了让天下人,都能写字,都能书信往来。”
这是个宏大的理想!
当房玄龄听到关宁说这话的时候,立刻感叹了一句:
“好大的口气!”
杜如晦补充道:
“有鸿鹄之志,固然是好,但若没有实力,便是飞得越高,摔得越狠!”
关宁当然没听到两个人的话,他继续说道:
“多说无益,《新唐字典》就在桌子上,大家可以随意翻阅,遇到不明白的,也可发问!”
此言一出。
众人立刻山呼海啸的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