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领在关府寒暄了一会。
快到深夜的时候。
一一起身告辞。
关宁脸上闪过一丝不舍,挽留的说道:
“诸位将军,再多聊一会吧!”
被人吹捧的感觉真好。
众将领摇头拒绝。
“公子,刘武周新败下一阵,他势必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末将等要回去整军,避免刘武周狗急跳墙,领兵攻城。”
“等这场仗完全胜了,再来向公子道喜!”
从军者。
身不由己,军令如山。
关宁没强行挽留,亲自送这些将领到门口,看着这些人的背影逐渐远去。
尉迟恭穿着铠甲,也抱拳向关宁告辞!
“老黑,你去哪?”
尉迟恭脸上的表情尤为精彩:
“末将也要回营,毕竟,末将现在统领晋阳宫左军一万人。”
关宁微笑道:
“你劳累了一天,今天好好休息休息,明日回晋阳宫复命就行,还有,没仗可打了,因为刘武周要回马邑了。”
“回马邑?”
尉迟恭的心情可以说是极其扭曲。
他不明白!
知耻而后勇。
刘武周第一仗虽然惜败,但是元气未损,对战晋阳留守唐军,仍然优势极大。
占据上峰的情况下,刘武周为什么要退军?
来来回回的折腾,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损失了几千兵马,这不是缺心眼嘛?
关宁打了个哈欠,他看着尉迟恭说道:
“你不相信?”
有了上一次打赌失败后的经历,尉迟恭经验满满。
他知道自己不能否决关宁的话。
因为公子只要敢说出来,就必定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成真的概率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末将不是不相信,只是想不通,公子如何敢断言刘武周要回马邑?”
两个人走进屋子坐下。
关宁打了个冷颤,连忙说道:
“刘武周也不想回去,首战折戟,此次出兵毫无建树,哪有归还的道理?”
“但是,他又身不由己!”
“因为有人对他施压,他不得不回去。”
顿时。
尉迟恭茅塞顿开,立刻明白关宁的言外之意。
“公子是说……突厥人?”
关宁点头。
“可是,突厥人怎么知道刘武周折损了突厥本部骑兵?要知道,这事今天才发生!”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这个道理尉迟恭也明白。
但这件事就算要传到突厥和马邑,也需要几天的时间。
关宁微微一笑:
“因为,我料定刘武周第一战必败,已经让人提前去突厥和马邑散播消息。”
未雨绸缪!
这就是唐军的顶级谋士嘛?
而关宁派出去散播消息的不是别人。
正是他手下的三个徒弟,寒门出身的学子,张举之、王元和陈申。
陈申和张举之早就被关宁收入门下。
王元一改只顾读书不顾家的弊端,品行端正,被关宁考验后,也成功拜师。
他们三个是读书人。
或许行军打仗比不过行伍出身的尉迟恭。
但是特点也很明显。
有些特质,是粗鄙的武夫没有的。
比如……唇枪舌剑!
关宁对这三个人的嘴皮子还是信服的。
不仅能拽词,还能文绉绉的骂人,一连串骂出很多连隋唐本地人都听不明白的话。
临行之前,关宁给他们传授了一些造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