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发挥不出此兵法的优势。
“老将军,你现在还不相信这十六个字,出自我之口吗?”
秦墨没回答。
关宁平静说道:
“那,你可有什么想问的?或者,诸位将军有什么想问的?”
十六个字兵法精髓出来后,已经没有人敢对关宁不敬。
因为他们这些人。
打了一辈子丈,也不可能写出如此玄妙的兵法语句。
“敢问公子,此战法可有名字?”
关宁闭了闭眼,复又睁开,笑道:“游击战!”
游击战!
精髓啊!
一旁。
尉迟敬德憋了一肚子的气。
这群晋阳留守的副将,屁话咋就这么多呢?
也难怪唐国公不带他们去攻打长安!
如此婆婆妈妈,恐会贻误战机。
“尔等不要再问了,我能证明这句话就是公子说的,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尉迟恭曾在左军立威过。
所以陈凯、许辞旧、赵怀银对他心服口服。
可这些非左军的将领,对尉迟恭却并不服气。
他们甚至依旧在诟病尉迟恭的出身!
一个打铁的,靠着关公子一句话,就成为了唐军大将……
这是典型的走后门!
若所有人都如此。
武将晋升没有制度体系,唐军早晚乱套。
秦墨神色带着几分恨意:
“尉迟将军如何证明?别忘了你就是关公子举荐的,小心越描越黑!”
尉迟恭脸色顿时为之一变。
不过不管怎么变,都是黑色。
看来。
得拿出证据!
他将手伸进怀里,掏出一个不薄不厚的小本本。
然后,展示在众人面前。
蓝皮书页上,写着几个大字:
《练兵实纪》!
这,正是关宁给尉迟恭的兵法。
“此兵书乃是公子编写,交给我。”
“尉迟敬德三生有幸,得以阅读公子所写的兵书。”
“这本《练兵实纪》,有不输《孙子兵法》的韬略;有碾压《孙膑兵法》的秘法;比《六韬兵法》更加详细……”
尉迟恭一口气阐述了所有《练兵实纪》的特点。
这本书。
可是后世名将戚继光集前人经验所写。
里面是囊括《孙子兵法》等兵书的内容的。
毕竟,戚继光是明朝将领。
他怎么可能没读过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兵书呢?
尉迟恭再得到此书之后。
便彻夜研读。
不是他有多努力刻苦。
武将不同于文人,一看到长篇大论的文字,他们就想睡。
可《练兵实纪》过于吸引人。
以至于让尉迟恭忘记时间。
常常翻阅着浏览,天就已经亮了!
他已经读了四五遍,却还没能将这本兵书吃透。
厅内。
彻底炸锅。
众武将向着尉迟恭涌来。
“尉迟将军,可否将此兵书借我一观?”
“对!大家都是唐军将领,别那么小气,借给我们看看,看完了还给你!”
“都是好兄弟,别见外!”
“不如你让我们誊抄一份,大家互相传阅,我唐军,从来就没有自私吝啬的人。”
尉迟恭瞪眼。
有事求我就是好兄弟。
无事相求我就是个打铁的!
主打一个真实!
尉迟恭手脚麻利的跳到一张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