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襄阳坚城(1 / 2)

襄阳作为华中要地,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和樊城,隔汉水相望,两城在历史上都曾是军事与商业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池高大坚固,护城河又宽又深,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襄阳如今有襄阳府团练把守,练总单易谦乃是创办襄阳团练的当朝左都御史单懋谦幼弟。与单懋谦不同,单易谦自幼习武,好兵事,咸丰六年单懋谦回京以后,将襄阳府练总一职交卸与他。

虽然襄阳城不易攻取,素有中华第一坚城之说。不过对于陈玉成来讲,要想经营川陕西部诸省,在南阳盆地站稳跟脚,就必须攻占襄阳。况且襄阳城高墙坚对于冷兵器时代的部队是道不可逾越的坎,不过对于已经拥有红衣大炮和米尼枪的江北太平军来讲,绝不会无法跨越。

六月十六日,陈玉成令舞阳的马融和分兵平定南阳府各县;令从王陈得隆部攻略汝宁府,打通南阳与皖省之间的通道,将河南南部与安徽连成一体;以宋景诗为南阳城主将,驻守南阳,训练兵士;陈玉成则亲率攻取南阳的原班人马,南下攻取襄阳。

大军分为水陆两路,西路由陈玉成的中队中万余人,全部改为枪骑兵走陆路。提前两日出发,经邓县、光化、谷城,从汉水最窄处的牛首市渡过汉水,从西面逼近襄阳;陈安成和唐正才两部万余人,则乘坐征集而来的数百艘大小船只,护卫着火炮、粮草、辎重,沿白河而下,攻取新野后,直取樊城,从东、北两面夹击襄阳。

从南阳到光化,一马平川,沿着清妖修建的驿道,陈玉成部不到两天时间就到了邓县。邓县县令听到太平军攻占南阳的消息以后,就已经做好了随时弃城逃亡的准备。得知太平军杀向邓县的消息以后,在还没有看到太平军的影子时,就卷着搜刮来的金银细软向南逃窜,守城的团练也是跟着一哄而散,太平军兵不血刃进了邓县。

陈玉成部在邓县歇息休整了一夜以后,留下五百太平军以及原来的千余团练防守邓县以后,就马不停蹄地再次杀向光化。光化距离邓县和邓县到南阳的路程基本差不多,都是五十余里。

六月二十日,太平军兵临光化县城,一阵排枪过去,正在城头指挥作战的县令当场被击毙。防守的练丁们也死伤了数十个,一个个吓得逃离城墙,再无防守之心,在练总的指挥下,打开城门举城投降。

陈玉成当下任命练总为光化知县,将其手下千余练丁编为两个小队,留下一千太平军,任命第六小队小队帅秦家兴为城守,并以一部前出左旗营(今丹江口市)防备勋阳方向的清军。这厢太平军还未渡江,谷城的县令已经送来了降表,陈玉成表彰一番以后,仍以其为县令,为太平军镇守谷城。

牛首市地处襄阳西北,紧靠汉水北岸。距离襄阳不过三十余里,自古以来就是水旱码头,交通要塞。从其名称就可以得知,牛首市是周围的一个稍大的集镇。

单易谦得知南阳陷落以后,知道太平军下步定要攻打襄阳,所以他令襄阳府下属各县严格防备,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北方,将斥候撒布唐白河一线,对于襄阳的西北上游方向,防范的却没有那么严密。

直到得知光化、谷城陷落的消息后,才急令将上游沿岸渡船、渔船都收缴一空。陈玉成所部到达牛首市时,清妖派人收缴船只的练丁刚刚离去,牛首集已是无船可用。陈玉成急令各下属各部,沿岸搜索船只,打造木筏,同时派人到谷城、光化一带收集渡船。

咸丰六年(1856)农历八月二十八日,白莲教异名支派灯花教在竹条铺竖旗举事。起义军头戴红巾,故称红巾军。起义时,以高二先为都督,冯三典为将军,范正昌为元帅,拥立朱中立为王。起义军在竹条铺街头贴有布告,明确宣布起义的宗旨是“推翻满清”、“打富济贫”。

红巾军由竹条铺进至龙王集,继又攻占白家集、马家集,形成一块“白龙马”根据地。后又攻打襄阳,失败后, 冯三典率领起义军转战襄阳、光化、均州、房县、竹山等州县,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