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是用香木做成的,上面没有太多的装饰,就只是刻了个神祇,像是神话传说里的千里眼。
他将木盒递了上去。
陆预愣了一下,问道:“做甚?”
“送你了!”
“送我?什么就送我了?”
陆预也不自称本堂了,他此时感觉了一些意外。
想从刘永铭手上拿到什么好处,可是不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永铭笑道:“还能是什么,你自己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臣不敢收!您的东西可不好拿,拿了是要遭报应的!传闻六爷您善于机巧消息,臣要是打开这个盒子,还不知道里头有什么东西爬出来吓我一跳呢。听说大爷就是这般着了您的道的。”
“爱要不要!这东西可不好淘弄,原本是想弄一副来送给太后的,谁知那叶长青却给我弄了两副来。说是要送你一幅,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上门,怕人说你的闲话,这才托本王给你带一副来的!你要是不用,我自己就私藏了,反正这一副也是花的他的薪俸银子!”
“什么东西?”陆预听得是叶长青相送,这才放下戒心将盒子接过手来。
他打开盒子一看,里头竟是一副老花镜。
眼镜其实在宋元时期就有了,样式与现在的基本没太大的匹别。
在明朝时就已经十分普遍了,只不过这种普遍只在富人集团中,低层民众当然不可能会有。
但大部份眼镜却不是国产的,而是从中东进口的。
镜片的主要材质还是水晶,镜框一般是采用铜质。
因为银的用久了会发黑,不好看,而使用黄金又让人觉得过于奢靡。
毕竟能用上这种东西
的几乎都是那种老学究或是官吏一类的,使用黄金与其人设可不相匹配。
而刘永铭本来就有通往西域的商队,有一些眼镜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陆预狐疑地问道:“真是叶长青送的?”
“爱要不要!不要还我!我这还有一副,一会儿还得给太后送去呢!”
“又不花你银子,为何不要!”陆预说着便收了起来。
刘永铭笑了一声,便往里建福门走去。
而此时,大理寺的余讽却赶着快步小跑着就过来了:“六爷!六爷!”
刘永铭脚步不停,头也不回,只是径直得往里走。
他虽然没见过几次余讽,但却对余讽却是印象深刻,更是记得他的声音。
余讽与宫千树是两类人。
很多清官玩不过贪官就是因为清官大多都过于正直,但余讽却是有些不同,他不仅一心为民,而且还透着一股狡猾劲。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皇帝刘塬将他安排进了大理寺,让他与那些贪官、脏官斗那么一斗。
“做甚?”
刘永铭随口应了一句脚步不停地往里走。
余讽只好在后面跟着:“那夜在粥厂与六爷您一番话谈下来,可真是令臣受益非浅呀。”
“少跟爷我来这一套!有什么便说什么就是!怎么?曲江池那里爷我都快开始修渠了,皇后那里还是不肯松口么?”
“不是那事,但也差不多,就是太寂真人……”
“你要管这事呀?”
“唉,别提了,皇上那里不是要裁撤太常寺么?太常寺的裴缜有抗旨之意,他让传道院的人一起联名上了一道奏疏,说是太寂真人之死已引起各道宗的不满!”
太常寺有兼管祭祀的职能,但长久以来宫里祭祀活动都是内务府在安排,职能与太常寺是相冲的。
经上一次刘
永铭整顿内务府的提案,皇帝坚定了裁撤太常寺的想法。
但同时,太常寺又下辖着传道院,所谓传道院即是管理僧人、道人的部门。
显然,裴缜出的这个主意是想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