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些意见的。而我……呵呵,我博陵世家出身,来汉国的时候把身家都带来了。我不缺钱花,所以就很少拿人孝敬,袁部堂因此就与我走得近。从主事到郎中,再到侍郎,每一步都连升两级,皆是袁部堂保荐之功呀。”
刘永铭听着崔显的感慨,轻轻地点着头。
崔显其实不是从齐国来的,而是从契丹来的。
博陵崔氏世居于博陵郡,但郡县制早就没有了,现在只有府州县。
而汉国实行的是府县制,连州都没有。
博陵一词现在也就只在史书里才留有记录。
崔显籍贯其实是河北博野。
而河北博野却是契丹南院大王的辖地。
由于契丹人对汉人世家的盘剥,范阳卢氏与博陵崔氏是怨声载道。
范阳卢氏几十年前开溜跑了,在河北最大的世家就是博陵崔氏了。
契丹人防博陵崔氏就像是防贼一样,是绝不允许博陵崔氏的宗主家像范阳卢氏那样给跑了。
所以,崔显的父亲根本就不敢对契丹人表示出他的不满来。
当时崔显不过十二、三岁,但他还是大胆得给父亲出了一条计策。
崔显之父听了以后,给契丹南院大王耶律德哥写了一封请愿书。
说是愿意为契丹人效力,并且带着自己的这一支的族人及全部的财富到燕京去。
南院大王见到崔显之父的请愿书十分高兴,派人前去邀请并帮助崔显这一支族人入驻到燕京。
崔家还真就去了。
南院大王大肆发布公告,说自己如何优待汉人仕人,并且多次邀请崔显一家到自己的王宫赴宴。
崔家与耶律姓的关系此时是越来越好,于是南院大王也就放松了警惕。
为了让南院大王耶律德哥更加放心,崔显之父甚至催着耶律德哥给自己一个官位。
耶律德哥之所以一直没给崔显之父官位,是因为他打心里就不太愿意把什么重要的职位给一个汉人。
如果随便给一个虚职,人又怕别人说自己虚情假意。
最后南院大王终于做下了决定,让崔显之父先去治理一个州,看看能力再说。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缓兵之计。
或者说这只是一个托词,最后的结果难免就是汉人世家出身、不知民间疾苦并不胜任。
即使崔显之父有这个能力,只要耶律德哥睁只眼闭只眼,那些不想让汉人当要职的契丹贵族也会给崔显之父弄出点什么事情来的。
但此时,意外却出现了。
南院大王耶律德哥派人再去崔家要授崔显之父官位之时,崔氏在燕京的豪宅里除了仆从之外便再也找不着一个崔家人了。
这些崔氏族人其实在两天前就已经不见了。
耶律德哥经过调查后才发现,崔家在事前就准备了两条船在燕京的码头上。
情况是崔显之父在麻痹耶律德哥之后的某一天,崔家一百多口人寻友的寻友,访亲的访亲,游玩的游玩,踏青的踏青。
他们分散出府,集中登船,顺着海河便直接进了渤海。
南院大王得知之后连忙派人去查抄崔显的家。
他觉得崔显之父带走的都是处尊养优的族人,没有仆从,所以崔氏带到燕京的那些金银细软一定就没被搬运带走。
但南院大王在崔氏的豪宅里一阵抄查之后,除了发现二十大箱的石头及一些衣物之外,再无所获。
崔显一家当初的确是把自己家所有的金银细软都带出来了,并且向燕京出发。
在到达燕京前的一夜,崔显这支族人是在蓟县过的夜。
当时客栈里住着的还有一支镖队。
而那支镖队就是青少智慧的崔显一早安排好的。
他让镖队同时入住于那家客栈。
就在那天夜里,众人还在睡梦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