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沉下心来,好好做事(2 / 3)

尖锐。

前天晚上白哲回了一趟家,老妈抱怨的不再是房子小了菜价贵了,而变成了每天想要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所带给她的困扰。

过惯了升斗小民清闲日子的老妈,却突然被这么多隐形的麻烦事所笼罩,随之带给她的烦恼也让人无可奈何。

以前还能经常逛逛超市,到公园广场散散心,可是现在一出门就会被人盯梢,并且还无孔不入地给老妈塞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也不知道那些礼品购物券里藏着什么样的诉求,老妈只能吓得连连拒绝,转而匆匆逃离他们的视线。

所以老妈只能听从儿子的话,尽量少出门,不亲自去购物买菜。

即使这样,偶尔打开房门还能看到门前堆放的礼品,让老妈看都不敢多看一眼,只能重新关上门回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对于这种情况,白哲也只能安慰老妈,等新房子盖好,请了保安和家政以后,一切都会得到改善的。

再多的办法,白哲实在想不出,毕竟自己家不是省委大院,有武警执勤,并且还有二十四小时监控,即使那些人有心,也只能望门生叹。

之所以想要拉拢白哲的人这么肆无忌惮,还不是因为白哲的真实身份,是从一名小科员做起来的,无形中也会给他们放出一个信号,就是白哲很好拿下,一旦把白哲绑在自己的利益大船上,省委都得跟着对他们关照一下。

白哲烦躁地点燃一支烟,真想把这些送礼的人员名单全部记下来,直接丢给纪委的同志,让他们好好查查,看看这些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可是这样干的结果,只会得罪更多有心人,从而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给白哲送礼的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俗话说,金钱权利不分家。

第一类是那些民营企业,他们一旦达到某种特定的体量,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靠山,增加自己的人脉关系,一切都是为了企业能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或者寻求一些新的合作机会。

比如跨河大桥的招标工作,就算明知这个项目是市里牵头组建工作小组,用哪个施工单位也不是白哲一个人说了算,但他也能在其中说的上话,毕竟这项目是由他牵头投资的,话语权相对会重一些。

就好比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程要金,单靠陈村大桥工作委员会成员的名头,每天沉迷在声色犬马中不能自拔。

这种人,出事是早晚的,如果他足够幸运,项目组正好用上了拉拢他的那些单位还好一点,但那些诉求没能很好完成的单位,难道会甘心所倾注在他身上的希望吗?

当然,收钱不办事的人很多,也不差多他一个,白哲没有权利去让他改变什么,但关乎自己的事情,一定不会轻易松懈。

第二类,官场上的那些下级或者上级单位里的科员干部。

中国的公务员千千万,能够到省委的人才有几个?

他们不甘天命,把官职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通过各种途径快速提升自身。

然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不懂得拓展人脉关系的公务员,不能说没有提干机会,只能说这是个概率问题。

谁不想给自己多增加一些概率,那就纯属脑子有病。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申庆新,他就算把白哲恨的牙痒痒,但是明知无可奈何,就不如从善如流,一听到白哲的电话,也是把勉励的话说的天花乱坠,还顺理成章地将白哲提名为市委常委会委员候选人。

墙倒众人推,火旺齐添柴。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白哲只是一名副处级的管委会主任而已,岂是谁的礼都可以随随便便收的?

收了是自不量力,不收就是得罪人。

谁也不敢保证收了礼不给办事,这样做不会得罪人。

第三类人,就是那些墙头草了,看见白哲升迁,又背靠大树,所以就一窝蜂的想要讨好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