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壮哉我大邓芝(2 / 3)

,猛的砍向了于夫罗。犹如电光,犹如迅雷,一闪而逝,凌厉非常。

而面对这凌厉的非常的剑势,面对这寒光闪闪的白刃。于夫罗想要阻止,但却已经来不及了。

一瞬间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死亡,即使深处万军从中,即使是在己方的大本营也是一样。

这一句话,是于夫罗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代单于亲口对于夫罗的嘱托,目的是让于夫罗不要大意放松。

但是而今,上一代单于已经死了十几年了。于夫罗也享受了十几年的安逸生活,即养出了撕碎汉室的雄心,也养起了那松懈之心。

毫无防备,毫无防备。

根本无从制止。

在这一刻,于夫罗的心中无比的后悔,即后悔于没有听从父亲的良言,在面对邓芝这个汉人文人的时候,放松了戒备。

于众目睽睽之下,给了邓芝以机会。

又后悔刚才轻薄,取笑了刘冯,取笑了汉室。若是早知道邓芝之胆,如若虎贲,敢于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刺杀。

若是早知道这个下场,他岂敢心中起邪念,要撕碎汉室,占据汉人的版图?即使给他十万个胆,他也不敢这么想啊。

这一刻,于夫罗的心中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我能反悔吗?

真的,在这一刻,于夫罗真心想要返回,收回派遣了于刃儿去城门,显示匈奴勇士雄壮的命令。

收回了在大厅外,对邓芝来一个下马威的命令。

收回了刚才去,取笑汉室的言语,神态。把一切一切都收回来,让一切都回到原点。他愿意好生款待邓芝。

就算是让他做臣下之礼,都没问题。反正邓芝是持节大臣,号称节臣,在某种意义上,正代表了汉人天子的权威。

对此刻的邓芝做臣下之礼,也不屈辱,不屈辱啊。

在这一

刻,于夫罗心中的后悔,已经不用再用语言描述了。可以说是千错万错,于夫罗都愿意赔不是。

但问题是,有的时候,并不是祈求原谅,就原谅的。若是其他人,或许还有想要劫持于夫罗,一方面瓦解匈奴人的阴谋。

另一方面,又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此刻动手的却是邓芝啊,邓芝知道,敌对势力的话,尤其是蛮夷的话,那是不能轻易相信的。

因为蛮夷都是见利忘义,轻狡反复之辈,不能相信。若是此刻,惜此身躯,不愿一死。则来日汉室生灵涂炭,无数人将会死。

圣人云,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今日是也。

邓芝心中的信念无比的坚定,他在心中发出了一声怒吼,无视了于夫罗那祈求的双目,毅然将手中的刀刃砍向了于夫罗。

刚才是呈剑的过程,双方所处的位置,非常的微妙。邓芝横剑向前,而前方,正是于夫罗的脖子。

“扑哧”下一刻,鲜血飞溅,长剑的刃口,划破了于夫罗的皮肤,斩断了于夫罗的脖子,甚至于余势不绝,将于夫罗的整个头颅给卸下了。

“咚”的一声,于夫罗的头颅滚落了下来,掉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声响。此刻,于夫罗双目圆睁,仿佛是不相信自己就这么死了一般。

但是这已经成为现实了,不相信也得相信。

堂堂于夫罗,匈奴大单于,坐拥六十万之众,十五万骑兵的匈奴大单于,就这么死了,死在了邓芝的手中。

尤其讽刺的还是刚才于夫罗还讽刺刘冯不懂兵刃,说什么这宝剑价值不过十金。当然,这是真的。

刘冯的目的本来就胁迫,根本没有要给匈奴人好处的意思,自然连见面礼也可以省下了。

这把剑,真的只是价值十金。只是邓芝的佩剑而已。

但是就是这把十金的长剑,却结果

了于夫罗的性命。从另一个方面,岂不是说,于夫罗的头颅,不过是价值十金而已?

这如何的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