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襄阳英杰(2 / 3)

楚啊。

“还是事到临头,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啊。”田丰走后,刘冯发出了一声感叹。就像是当初,刘冯知道了水军的厉害,但结果没水军将领,于是才挖掘了黄忠。

现在,刘冯要有很多的人才,才能足够用。也才知道,他帐下的文臣居然只有两个。这也太淡薄了一点。

看看其他诸侯,哪一个不是帐下人才济济,文武无数。他至少也是一个坐拥四郡,已经超过了一般小诸侯水平的诸侯啊。

居然只有大毛小猫两三只,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管是为了这个人才选拔制度的问题,还是为了自己的脸面,刘冯都觉得是该继续招募一些人才的时候了。

只是这个问题着实难倒了刘冯啊。一时间上哪去找啊。

荆楚,荆楚。人才到是很多,只是要不是没有成才,就是还是个稚子。真是奈何。

没有成才的就是徐庶。

徐庶这个人,当真是赫赫有名啊。历史上,就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物,诸葛亮对徐庶推崇备至。

智谋,领兵,道德的是很高水准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边,更是被罗贯中推崇备至。根据刘冯的所知,现在徐庶应该是襄阳附近求学。

现在刘冯获得了襄阳,当然是可以去拿下徐庶的。不过,刘冯知道徐庶这个人早年是游侠儿,说好听点的行侠仗义,说难听点的那就是个好勇斗狠的武夫。

直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因为复仇,杀了人,避祸荆楚,从此弃武从文,才造就出了后来的徐

庶。

徐庶半道出家,也不知道现在磨砺出了本领没有。这个要打点问号。

这是可能没有完成学业的徐庶,没长成的稚子,当然就是卧龙,凤雏。

卧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就不用说了。人臣楷模,擅长治国。至于庞统,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则逊色了一些,真正了解的人可能不太多。

三国演义虽然是本小说,但正因为三国演义的存在,才会让人对三国起了浓厚的兴趣。很多人的都是先接触三国演义,而后开始了解三国。

相比于刘备,诸葛亮才是三国演义里边的主角,诸葛亮的知名度,这样一来当然是要远远的超过庞统的。

庞统年轻的时候,号称南州士之冠。也就是荆楚最有才能的人物,名声还在诸葛亮之上。

后来,庞统去了江东,名声越来越大,结交的朋友都是江东的精英人物。赫赫有名的一些东吴重臣都是庞统的朋友。

后来,庞统到了周瑜帐下效命,很得重用,周瑜死后,庞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为周瑜奔丧后,投入了刘备的麾下。

投入刘备麾下后,庞统的地位迅速提高,并一度超过了诸葛亮。这件事情,在刘备进攻益州,把诸葛亮镇守荆州,而只带着庞统入益州中可以看出来。

那段时间,庞统才是真正展现才能的时间,出谋划策,无一不准。历史上,刘备在进入益州后,不是迅速与刘璋翻脸。

而是获得了刘璋的信任,镇守霞萌关。依靠刘璋给的辎重,迅速壮大,收敛人心。当时,刘备与庞统商议如何对付刘璋。

庞统给的计策有三,上策是阴选精兵,乘着刘璋没防备,偷袭成都。中策是阴谋斩杀刘璋的大将,杨怀,高沛获得他们两个人的兵力,壮大自己,再攻打成都。

下策

是退到白帝,以荆州之众,攻打益州。

这上策绝对是妙计。不过,刘备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选择了中策。结果,庞统率众攻城,发生了意外,被箭矢给射中,战死了。

这是史书之中,明确记载的庞统的计策。另外一些私底下的筹谋,更是不计其数。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

那时候,刘备信任庞统超过了诸葛亮,庞统的能力又是顶尖一流的。若不是发生了意外,庞统的成就,肯定不会次于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