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充满希望的地方(1 / 2)

陈秀娥脸色发白的坐下来:“你这还伤着,出门受风可得做病,今儿娘不出去了,在家里看着你们姐俩。”

“娘,平日里都要去田里做活儿,昨儿接了掌家权,今儿就不出门了,老太婆还的闹腾。”季初夏小心翼翼的接过来药碗,看了眼便宜娘为难的样子,赶紧把碗里的苦药汤喝下去了。

陈秀娥左右为难,递过来清水给闺女漱口的时候,说了句:“那咋办?”

“好办啊。”季初夏也不漱口了,认真的说:“咱们一起出门,到镇里置办东西回来也就不用去田里了,我明儿肯定就好了,到时候娘下田,我和平安挖野菜呗,以后咱们娘仨就在一起,老太婆疯也是自己折腾,大不了装病,装病就让她喝苦药,哼。”

陈秀娥苦笑着戳了季初夏的脑门:“可不行这么叫奶奶,回头外人听到说咱们家门风不好,行了,娘去给你准备个头巾,一起去镇子里吧。”

季平安一骨碌爬起来:“娘,能不能买个糖人儿?”

“馋嘴,快起来吧。”陈秀娥起身去自己屋子里找头巾了。

姐弟俩收拾妥当,陈秀娥用蓝碎花的头巾把季初夏头上的伤口包起来,带着两个孩子出门。

“烂心肝

啊!拿了我的钱就混花去了,老天爷咋不打雷劈死你啊。”石氏推开门出来是破口大骂。

季小凤没搭理石氏,追到门口:“嫂嫂,给我带点儿绣线回来成不?”

陈秀娥本想应下。

“娘,没听到。”季初夏握紧了陈秀娥的手:“开了这个头,以后消停不了。”

一个屋檐下生活十几年了,陈秀娥哪里不知道季小凤的性子,索性就装没听到。

乔大牛可不是白叫的,因为他真的有一头老黄牛,此时牛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妇道人家,都挎着包袱。

见到陈秀娥都笑呵呵的打招呼。

李氏下了牛车:“夏夏坐在里边。”

“可遭罪了,瞅瞅这小脸都煞白。”赵氏伸手拉了一把季平安,直接放在腿上:“秀娥快坐下,咱们今儿送了绣活儿,都置办点儿棉花啥的,田里忙完就得做冬衣了呢,大家伙儿一起还好议价。”

都坐好了,妇道人家到一起可有话题了。

乔大牛坐在车辕上,吆喝着老黄牛慢悠悠的往安江镇去了。

季初夏只觉得眼睛不够用,远处连绵的青山,一望无尽的田地里都是秧苗,道两边是又粗又高的树,虽然没有柏油路那么干净,可这处处都是美景,就连路边的

小草都显得可爱,这真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还有坐在身边的这些人,显然都很和善,就是话有些多,从对自己伤势的嘘寒问暖到村子里东西两院的八卦,一路上都没闲着,反倒是自己的娘亲很安静,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说的热闹。

安江镇离石郎庄并不远,也就四里地的样子,镇子比村子里多了很高的围墙,进去镇子的门口有两个人看守着,看守的人穿着乌衣皂靴,胸前硕大的一个皂字。

这样的装扮一般称为门子,也就是守门的人。

季初夏记得自己看过的书上说,封建王朝在管理上采取的官不下县政策,也就是说县令是最小的官员,再往下的镇、乡或村,是由乡绅代管,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也这样。

门子只负责开门关门,什么人进城和出城都跟看不见似的。

到了安江镇,季初夏打量着街道两边的铺子,原主记忆里接收到的讯息不少,其中就包括这几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也过的没那么艰难,所以安江镇里的买卖铺子一家挨家可不少。

杂货铺、胭脂水粉铺、布庄和粮铺都有,还有一些挑挑子走街串巷的货郎,街道两边支起来棚子的食铺子,真是好热闹,烟火

气息浓郁的让人目不暇接。

乔大牛把牛车停在了十字路口的空地处,那边已经有了不少拉脚的车夫,郑秀娥带着孩子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