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之首。仅次于相国,和以前夫差时期并没有变化。
唯一变法就是多了一个御史大夫,他的地位,尤其是朝堂站位排在了第三位。
而不同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只是检查百官的存在,吴地的御史大夫掌握两大部门,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也叫廷尉),另一个就是都察院。一个掌握最高司法审判权利,一个掌握最高监督权力。
而现在这个位置就被吴地硬是给了计然。只因为张道衍没有回来。
而相国还是毁誉参半的伯噽。大将军还是公孙雄。对于公孙雄,吴地提不出什么看法,这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打了一辈子仗,如果没有文种,范蠡这些人,他绝对能像庞涓那样横行一方,可是一旦遇到孙膑,那就是被算计的死死地。
不过公孙雄在吴国巨大威望,尤其是军中巨大威望,对于吴地重建大将军府,这个最高军委会的存在,还是很有好处的。大将军府和兵部互相牵制,能让兵权达到一种平衡。这也让他安全很多。
反而是伯噽,吴地不知道怎么对待他。
必须承认,伯噽除了品行不好,本事还是有的,毕竟他能安稳的继位,伯噽在其中还是出了很大力气的。
尤其是当吴地在继位前决定以夫差的名义下“罪己诏”。伯噽激烈反对的同时,也挺身而出。那就是为夫差扛罪过,背负佞臣,弄臣骂名,去接受百姓谴责,和愤怒。
罪己诏是什么,那就是君王的悔过书,认错书。
放在后世,那就是“书面检讨”。
最终,吴地让他带着计然书写的“夫差罪己诏”到城门四处张贴。
并且由他一一念出。
可想而知,吴地就看见无数菜叶子,鸡蛋砸向了伯噽。
吴地这么做,也是对人心的补救。
他负责拉拢人心,可是如果不让百姓发泄,那么效果总是不能达到满意。
百姓的而痛苦需要一个发泄。
最终伯噽这个丞相,就在新的君王吴地要求下,在锦衣卫老大包玉的额监护下,一路张贴罪己诏。
计然的罪己诏绝对把夫差干的错事说的一清二白,用吴地的话说:“悔过要彻底”。
而伯噽就代表着认错态度。吴地只要求包玉,不能被打死了,但是要让六郡受了他罪过的百姓发泄出来。只有发泄出来,我们才能得到民心。
不然带着怨气的吴人,一旦不能全心全意认同吴国这个共同体,那么他就完了。他本来就自认为打不过勾践。如果 就连吴国老百姓也不支持他,那么他做什么都是无用功。
相反,只要发泄了,那么计然就能用他的办法,让百姓日子富裕起来,好过的日子,他们自然会念起吴王的好。
如此处心积虑的争取人心,吴地也算是第二个,第一个是齐国田氏的田乞,也就是陈乞。
自然这样做对于政府威信,王室威信也是一个打击。但是比起灭国来的威胁。这些他都能做出来。
而就在吴地苦心经验江都之际,他盼望的最佳的御史大夫人选---张道衍,却在泗上诸侯各国,追着范蠡到处跑。
张道衍道行就比萧靖强了不止一点,他就从范蠡行军蛛丝马迹,找出范蠡行军路线。
张道衍深知,这是难得一遇的灭杀范蠡的好时机,没有范蠡,越国就没那么可怕了。
这不在配合他的萧靖拥有近四万大军以后。范蠡日子更加难过。可谓被吴军围追堵截。
再加上泗上各国得知他们的青壮被范蠡杀害,弃尸荒野。他们也愤怒了。
积极为吴军提供情报。
就在这种情况下,完全被“人民战争”包围的范蠡那也是束手无策。
祁蒙山区,位于苏鲁边界一代。
此时躲在人迹罕至的山区深山老林里面的范蠡真心有点后悔北上了。
原本他计划中几乎完美的计策,竟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