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命运的反思(2 / 3)

有些自卑的女孩,如果在我身上没有豁出去的勇气和倔强,如果我还是几个月前的我,那我还会吸引着刘青峦的目光吗,如果他不做在我附近的座位上,我能对这个男孩暗暗产生好感吗?

命运这场游戏真是有趣且迷人,老天爷随机分配着人们的角色、处境,人们能做的就是要么接受、要么突破,在不同的时间寻求突破又会又不同的可能。

如果我初中毕业就早早的觉醒,和家庭决裂,也许我会早早的出去打工,变成了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打工妹,那我的命运又将如何改写呢,可能一辈子挣扎在底层,为没积累力量就提前抗争这件事附上一生的代价。可能我很努力有很好的机遇一飞冲天,这也未可知,最可能的是平平凡凡过一生,但是不读书一定会少了思考明白很多问题的可能,我一辈子压抑着,只能把所有的恨意投射给所谓的原生家庭,即便有了可以恨得对象又如何呢,没有人带着仇恨生活是轻松的,我不过逃出了一个牢笼又走进了一道枷锁。

我遗憾着没能早点醒悟,可是当我遇到刘青峦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我又庆幸着命运这种随机的安排,老天爷让我遇见了我人生的解药。

我疑惑着,为什么我貌似家庭幸福,上有父母下有弟弟,却让自己前面的生活活得一团乱,按照常理来说,他自幼无母只有一个忙碌到疏于照顾他的父亲,为什么他反而活得自信满满、懂得爱和被爱又总是情绪稳定呢。

我俩在卧谈的时候,仔细的分析过这个问题,再遇见我之前他没想过这些事,后来这些对我们各自性格的剖析,成了我俩卧谈重要的一部分,不断地思考让我们一起在成长,变成了彼此命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俩能分析出来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归功于他爸爸的教育方式,如果从教育的参与程度来说,他爸爸参与的时间肯定不算多,但是他爸爸有一个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和坦诚。

就如同在孩提时代,他第一次问爸爸,为什么他没有妈妈时,他爸爸没有把他当成一个所谓的孩子,只是很平实的告诉他这个已经发生了,不可改的客观情况。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张白纸能画出什么样的画,其实并不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意愿,这张画纸就像一个显色卡一样,显示的是父母的心境。

很多成年人用自己成年的视角去揣测孩子的想法,反而庸人自扰般,给孩子单纯的世界加上了很多枷锁式的情绪。就像刘青峦的爸爸只是认为,妈妈去世是一个客观的事件,这是只能接受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所以也就没有给他平添出,许多大人才有的悲伤,刘青峦平静的接受这个现实,他也没有钻进那个过度遗憾过度悲伤的套子里。

刘青峦感慨,父亲理工男务实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反而让他掌握了无为而治的要义,在教育上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对他进行细枝末节的参与,作为家长只是告诉孩子原则和底线,在大的规矩范围内,任其自由生长。作为父亲只是每次以家长会为时间节点,在开完家长会询问完老师刘青峦在校的状况后,针对当前的情况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传统里奉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件事,在他的成长过程里从来没出现过,他小时候也调皮也会去跟人动手打架,他打破过别人的头,当然他的头也被别人打破过。他爸爸反而对这些事云淡风轻,觉得男孩子之间的打斗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该去赔礼道歉该去医院包扎,作为家长该做的事他爸爸都会做好,事后和儿子分享着自己小时候打人和被打的精力,他理解年少的雄性动物总是充满决斗的冲动。

无聊的人才会不停的寻衅滋事,书本上、学校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都吸引着刘青峦的注意,他去探索着各种未知的领域,造就了他遇到迷惑的问题,本能的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原地自怨自艾束手无策。

刘青峦有个神奇的体质,就是从不焦虑。他不能理解很多人困在自己焦虑的情绪里焦灼的样子,在他的认知里,焦虑就是主动的踟蹰不前。他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把情绪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