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并不适合太皇太后她老人家。
“不必多言,哀家知道你的心意。”但她也有她的坚持。
见如何都无法改变太皇太后的决定,太后也不再劝说,只是背后又哭了一回。
太后与太皇太后自来感情甚好,太后以往有不懂或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都是太皇太后在教诲。
如今太皇太后年纪大了,还要到皇陵去,就不知何时能回了。
乔谨几日里,不是陪在这位身边,就是那位身旁,两边都安慰了一番,也不见起色,看来也只能等时间流逝,慢慢自愈。
新帝登基,先皇的所有宫妃都挪了位,有孩子的太妃可以选择留在宫中的太妃宫内,或者住到孩子府上。
没有孩子的,都会到皇陵去。
太皇太后依旧是寿康宫,太后则住永寿宫。
新帝的原配被追封为元皇后,供奉于宫中。一众良娣和侍妾都按照身份走了相应的品级,而侧妃,却一时无法决断。
新帝自然是想立她为后,但众人劝阻。
所有人都来劝,太皇太后劝,太后劝,甚至连太师都来劝说,且有理有据。
“朕不过是想立喜欢的女人为后,还需要经过你们同意不成?”新帝怒道。
“沈侧妃并非世家所出,商富之女难能服众,就怕有人生了异心,反倒害了她。”
太师也不劝他,只与他分析起来,“皇上当明白高处不胜寒,枪打出头鸟,皇上若真的喜欢她,当为她考虑一二才是。”
新帝一时缄默,他如何会没想到,只是他认为这后位是她应得的。
也只有太师能仗着曾经是太子的老师来与他这般说话了。
“朕会心中有数,太师退下吧。”
太师应声退下。
殿内,新帝烦闷不已,过了一个时辰后,忽然听到外头传来问安声,是沈侧妃来了。
等宫人进来通报,新帝直接让人赶紧进来。
沈娇怡踩着新做的镶珠绣鞋进来了,手里拿着食盒。
“皇上……”
沈娇怡就要行礼,新帝连忙扶住,“爱妃不必多礼。”
沈娇怡借势起身,与新帝一起到案后坐下,将食盒里的点心一一排开。
“皇上处理朝政辛苦了,妾让厨娘准备了些点心,皇上快尝尝。”
厨娘是沈娇怡住的寝殿后面小厨房才有的,沈娇怡还没有位分,便一直住在原来的宫殿。
“怡儿……朕……”
“皇上,”新帝还未说完,就被沈娇怡打断,“妾知道因为妾身的位分让皇上为难了,妾身知道妾身出身卑微,难担大任。”
新帝听了就要宽慰她,就听沈娇怡接着说下去,“妾身的弟弟前面已过了乡试,来年便会参加会试,待妾身的弟弟有出息了,妾身若能给您生个皇子,想必到那时,妾身就有资格达到那位置的万分之二了……”
“皇上不必替我为难,妾身懂得的,只要您对妾身好,无论身在何处,都一样。”
“怡儿,你真是朕的好怡儿。”
沈娇怡的适时出现,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让新帝对其更加愧疚,认为自己没有给她最好的,便只能从其他地方补偿她。
新帝册封沈娇怡为沈贵妃,住离乾清宫最近的景合宫。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如流水般地往她的宫殿里送,还让她可以私设小厨房。
当真是盛宠到了极点。
太后冷眼看着,只要后位悬空,待皇上的长子长大了,便好了。
太皇太后也已动身如了皇陵,皇上也劝阻过,但劝不动。
各自册封赏赐各有定数,曾经的太子党如今也各有升迁,而作为新帝亲妹妹的乔谨,荣升为长公主,封号不变。
与此同时,乔谨收到了来自连云涣的平安信。
他们已经平安抵达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