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榜文之后,立刻带着几个衙役,迅速的出了府衙。衙役们散开之后,锣鼓声响起。 陈龟年润了润嗓子,大叫道:“大胜。大胜。” “黄龙府,王师大胜。” “王阵斩代亲王纯远,以及三位万户大将,歼敌十万。” 大胜。 大胜。 国朝大胜。 光复辽东,驱逐鞑虏,并不是汉王与朝廷的单头热,而是所有军民都是热的。 辽东人口才几百万,前线投入大战的战兵就有十几万。 加上这些年战死沙场,或伤残退伍的战兵。 这辽东的汉人,就算是自己家没有人当兵,或战死,或伤残的。同族、亲戚之中,也有人从军或战死或伤残的。 举国参与其中。 所有人都关心黄龙决战。 衙役们敲锣打鼓的声音,仿佛是一滴水,滴落在了滚烫的油锅之中。整个都城江县,都为之鼎沸了起来。 开店铺的商人。 行商的商人。 打工的汉子,在家的妇人。 社会的每一个阶层,男、女、老、幼纷纷大喜。然后老百姓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汇聚往布告栏前,看着衙役们张贴榜文后,然后昂首挺胸的守着布告栏,骄傲的不可一世。 汉军大胜。 王师大胜。 “真是太好了。清扫狄夷,还天下朗朗乾坤。自古马上君王,或许有人有能力,与我汉王比肩。但是功业,却无人能及。” “光复辽东,驱逐鞑虏,唯有我汉王。” 一名老书生擦了擦眼泪,振臂高呼道。 他说的文绉绉的。 其他老百姓听不太懂,但一个劲儿的高兴就行了。 “汉王威武,汉王威武。” 老百姓们振臂高呼,只有这四个字。但也正是这四个字,才显得威力。声浪一圈圈的传开,慢慢的整个江县,都被这个声音取代了。 汉王威武。 汉王威武。 辽东之战。 汉王在外征讨,屠敌灭国,斗战十余年。 宰相在内转运粮草,辛劳十余年。 百姓吃足了苦头,送走了无数的儿子、丈夫、孙子。举国之力的大功业,终于落下了帷幕。 光复辽东,驱逐鞑虏。 唯有我汉王。 唯有我王师汉军。 消息从朝廷传出,下达到辽东、幽燕。 再到十府、无数城池、乡下村庄,偏僻山村。 汉王威武之声,何止在都城江县响起。 而是整个汉国无数的百姓口中,在城中、田间、山头响起。汉军的丰功伟绩,响彻人间。 汉王骁勇善战,仿佛印记一般,刻录在了每一个汉人的内心。 吴年不仅活在当代。 死后也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汉国军民的气势,肉眼可见的上升了一个台阶。 吴年的威望,进一步上涨。 与之相对的,敌国震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