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各方势力、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谋划,事情显然不是单线条进行的了,而是变得愈发复杂了起来。 不过人有远近亲疏,事有轻重缓急。 花开数朵,先紧着表眼前这一枝再说。 朱棣打发走了解缙,趁着还没有到晚上宴请勋贵武臣的时候,准备自己找点事干。 嗯,朱棣现在愈发理解他爹朱元璋了。 男人到了中年,确实需要有一件说得过去的正经事,来让这件正经事充满自己的时间。 只要做这件事,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摆脱各种家长里短的琐事。 ——皇帝的这件事,就是批奏折。 这个奏折,非是大皇子朱高炽与内阁成员们批的。 而是密折。 朱棣不声不响地试行了姜星火教给他的密折制,不过范围并不大,只是在南京城里的高级官员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 符合密折制的级别的官员,文臣里,是六部尚书、侍郎、九卿;武臣里,是公侯伯勋贵,以及实权指挥使。 当然了,由于密折制刚刚试行,高级官员们还没摸清楚门道,武臣把写密折这件事视为猛如虎也,文臣们也不敢乱说话,所以递上来的密折,并不算多。 朱棣没花费多少工夫,就轻松批阅好了。 “咦?” 朱棣看着手中的最后一份密折,挑了挑眉。 这份密折,是礼部右侍郎宋礼递上来的。 礼部,主官是尚书李至刚,辅官原来则是两个老头。 左侍郎董伦,就是之前的《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总裁官,在景清刺驾的时候,已经告老还乡,致仕去也。 右侍郎王景,跟卓敬有些相仿,今年六十六了,是个大文豪,所写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文派精髓,在明初被赞誉为“上继屈宋,下并班马”。 左侍郎董伦的位置,并没有被大多数官员预料的那样,被原来的户部右侍郎卓敬升半级补上,而是本部的右侍郎王景补上了去至于王景空出的右侍郎,也是内部消化了,经过各方较量,朱棣最终任命了从刑部员外郎专任礼部员外郎不久的宋礼来当。 宋礼今年四十三岁,是个有能力的官僚,也是一个很想坐稳自己侍郎位置,甚至更进一步的官僚。 他也是第一个对朱棣表明了支持变法态度,愿意做变法马前卒的高级官员。 但这封表态的密折多少有点怪。 宋礼的密折里,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感激皇帝提拔他当了礼部右侍郎,说自己绝对支持皇帝变法维新大明,但是有一点小小的、不成熟的建议,希望皇帝听一听。 接下来,宋礼主要引用的观点,是《韩非子》里面的《孤愤篇》。 “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 “是以诸侯不因,则事不应,故敌国为之讼;百官不因,则业不进,故群臣为之用;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学士不因,则养禄薄礼卑,故学士为之谈也。” “此四助者,邪臣之所以自饰也。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这就很有意思了,宋礼想要暗示皇帝的内容,就是说,变法是好的,但是您得防着有“邪臣”借由变法的由头,篡夺您的权力啊! 而且宋礼这个引用典籍,最妙的是,所谓的“四助”,除了学士,每一个都能对应上,但又没明说。 什么叫诸侯不得不依靠邪臣?这说的不就是二皇子朱高煦嘛。 百官呢?自然是荣国公姚广孝、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 郎中(原指宫殿廷廊,代指宿卫人员),指的便是郑和了。 而这些还不
第二百九十章 孤愤(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