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完澄清贴后的几天,何佳隽早中晚都会准时查看网络上的评论。看到评论区的言论愈发正常后,悬着的一颗心也安定了下来。
国庆假期过后,接踵而来的研究生考试的报名。
原本何佳隽想继续报考北京的研究生,还在本校和另外一所北京的传媒类大学之间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报考南方。
她想要离付思渊近一点。
提交志愿后,何佳隽开始重新关闭网络每日三点一线一心投入到紧张的备考状态中。
这段时间除了偶尔和家里人通通电话,也就是在微信里和付思渊偶尔聊聊天。
十一月底,距离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北京今年的雪下得格外得早。
一心扑在学习上的何佳隽被这断崖式的温度变化打得措手不及,最终不得不在床上躺上几天。她将所有笔记都放在了枕头边上,就是为了确保只要一睁开眼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哪怕生病体力不支,学校效率低,也不能松懈。
何佳隽躺在床上,手里握着的政治笔记翻过面背放在胸前,心里默背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叹了口气后突然将课本合上,像放了气的气球一样趴在桌子上。
住在这层楼里的基本上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这个时间点不是在校外实习就是在图书馆里和她一样准备考试。过去三年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充满嘈杂人声和脚步声的走廊显得格外安静。
她百般无聊地卷了卷笔记本的页脚,晕晕乎乎的大脑和始终静不下心学习的状态使她愈发焦虑。半晌后终于摁下了手机的开机键。
随着手机的联网,一条条微信新消息提示音接连响起。何佳隽滑动屏幕点开了和付思渊的聊天界面,手指在聊天框里敲着:不想参加考试了,现在看到书就…
话打到一半她又停住了。
这样发会不会显得她厌学?付思渊看到后会不会就开始怀疑她究竟是作弊还是踩了一个超大的狗屎运上的北大?
何佳隽犹豫了片刻,将对话框里打好的字一个个删掉。思考良久后,发送道:你觉得我这次能成功上岸吗?
付思渊看到这条消息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了。
前几个月他奔跑于各个剧组试镜几个戏份不多的角色,也得到了几个选角导演的青睐,话里话外间都表示意向于他,可偏偏到了快开拍的时候被通知换了人。
如今这个角色也是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次试镜且唯一没有在开机前被通知不用来了的男五号。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场戏,但也是这段时间里唯一能出现在镜头里的机会了。
没有镜头就没有曝光,没有曝光就没有流量。
在这个追逐名利的圈子里,像他这种“三无”的108线小演员已经算是淹死在这个市场中了。
付思渊看着和何佳隽的对话框,最近一条的消息和上一条只相隔了十三分钟——我觉得上岸肯定没什么大问题,可能就是有点考前焦虑吧,我当时高考的时候也这样。
付思渊没有见过何佳隽高考前有多焦虑,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对自己这么没有自信的时候。他一只手对着镜子卸妆,另一只手直接拨通了何佳隽的电话。
毫不意外,手机那头传来的是对方已关机的提示语音。
随着街边的圣诞装饰越来越多,北京的圣诞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往年一到这个时候,何佳隽都会提前好几天买好圣诞贺卡和苹果,写好祝福,然后在平安夜的当天和朋友一起交换礼物。
但今年圣诞节居然碰上了考试,还是决定了她毕业之后去向的一大转折点的考试,何佳隽实在没有什么心情过这个节日了。
考试的前几天,何佳隽每天都能准时接到三次来自老爸老妈的“慰问”。
说是慰问,无非是一些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场面话。再加上这还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去外地参加考试,难免多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