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寻口称是,攥紧了李之的手,准备去十六铺码头乘坐观光游船,然后去静安寺还愿。
周颐琳是道光年间的文臣,新城王氏第十四代孙,生而右耳带疾,盘聪慧异常,少而做诗行文,破格科考,中探花,尚了帝王家的三公主。官至刑部尚书,内阁学士。
后来八国联军侵华,英国人要求在松江府内划定英租界,时任松江府知府杨勋颇惧洋人势力,请帝王赐骸骨,归卒伍。
帝大怒,王榕畺临危受命,任松江府巡抚。
英租界鱼龙混杂,列国强权,华人与狗同待,野心勃勃,竟妄想侵吞整个松江府。
王颐琳与八国周旋,保住了松江。
后人称王先生,松江人民称其为英雄。
认为其右耳是神迹。
李之执意过来却不是因为这个。
只是听说王颐琳和三公主感情颇佳,从未纳妾。琴瑟和鸣。
道光二十年,遭人暗算,中枪而亡,夫妻二人共赴黄泉。
也希望自己和陈寻也可以走到最后,哪怕是死,也别抛下自己。
陈寻绝对不能再抛弃她了。
二人步行至十六里铺码头,陈寻去买了双人船票。
临近傍晚,天色完全暗下里的时候会有烟花秀。
陈寻在上船前从包里拿出了胃复安片,又拧开了一瓶葡萄糖水,递给了李之。
这是晕船药,李之晕车,坐船前最好服用一点药,不然会不舒服。
李之乖乖吃了药,等了一刻钟才跟着陈寻一起上船。
船至江中,就看见天空中传来了响声,烟花在空中绽放。流光溢彩,仿佛漫天的星星照亮了天空,美丽的不成样子。
李之抬头看着宛如白昼的夜空,伸手指着空中圆圆的,皎洁的月亮对陈寻说“陈寻,烟花易冷,但你是明月。”
陈寻弯了弯嘴角,抿抿嘴,只是紧紧握住李之的手。
他嘴笨,从来都不能说出那些告白的,黏腻的情话。
但他的心意,已经赤裸裸的显示给李之看了。
他知道她明白,这就够了。
下了船,两个人步行去静安寺。
一年前李辰生病,妈妈曾经在静安寺求菩萨保佑。
昨天李之接到家里的电话,让她一定来静安寺还愿。
李之买了最贵的香,去了大雄宝殿,恭恭敬敬的磕了头,烧了香。
从殿内出来,李之又拉着陈寻去看了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
李之默默在心中祈求佛祖,保佑陈寻吧。
哪怕让自己折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