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掌柜本名赵诠,年方二十六七,面上的胡子是新蓄的,显得老气不少——不留胡须不行,不留总被行业里的老油条取笑。
并且他现在是脂粉店的掌柜,时常要与夫人女子打交道,看上去越老成稳重越好,这样主顾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年纪而心生疑虑。
他在成为明如意手下的赵掌柜前,也曾拥有一家小小的油坊,是一名货正价实的赵掌柜。
他二十岁那年,父亲去世,油坊榨油的手艺与油籽进货全拿捏在自己叔叔手中,他只能空管着一个店铺。
赵母年纪已经大了,弟弟妹妹们又羸弱,他又要照顾家里还要管理铺子,忙得不可开交。
前期还好,有分红和田地勉强得以维持度日,只是两年后亲叔叔来谋夺他这仅有的一份产业,店铺被叔叔抢走,他生活逐渐无以为继,这才出来给人做账房。
明如意很早就懂得自保,所以在为自己留后路这件事上,做得可谓是炉火纯青。钱财放在手中并不保险,幸而现在正逢盛世,四海升平没有大规模的战乱,用闲钱换土地是最划算的买卖。
买地买宅子,三分之二放在自己名下,剩下的三分之一,放在绿意的假名之下。后期有需要出面的事情,都交给绿意去做,并且在城南的那座两进的小院中,下人齐备,防的就是未来出什么事。
绿蔷的假名姓张,身份是淮南来京的货商,虽然宅子里的下人都全都不认识这个张老爷,但是看在每月按时发下来银钱,年节还会放半日的粥米的份上,居然把这位从来不得见面的张老爷传得神乎其神,让他在周围渐渐有了善人这个名声。
赵诠就是在这时投到明如意手下的。
明如意起先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还是大掌柜年纪大了准备回乡养老,一时之间没有找到接替的人,于是就向绿蔷举荐了当时只是账房的赵诠。
明如意没有见过赵诠,但是据与他打过交道的绿蔷绿意二人描述,赵诠此人有些头脑上的小聪明,性子中带着商人天生的精明,长相有几分温润,一看就是做买卖的料子。
在知道赵诠十四岁就帮着父亲打理家中的油铺,然后在其父死后家产被亲人霸占后,明如意问绿蔷:“既然遭遇了如此不公的对待,他又做了什么呢?”
绿蔷道:“这人心性坚定,所得的钱财粮米除去赡养母亲弟妹的,全用来打官司了,只是县官昏庸,与他那叔父勾连,官司一直没有赢。”
明如意若有所想:“这人有些难得,品性竟然还不错。”既然如此,那就先试试这个人,交给他一个店铺管着。
赵诠接手了胭脂铺,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将生意从做到了盈利。
这其中虽然有李家的隐形支撑,但是所有具体事务——整个后院的改建以及留住客人的手段等等,都是赵诠一个人琢磨出来的。
赵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明如意刚看完这半年的账目,也很满意。
回过头来再说这赵诠,听完绿蔷的话后,先是一喜,喜形于色之间看到明如意垂眸所有所思的表情,忽然醒悟,在袖子下狠掐自己的手指,才将这份高兴压下去。
赵诠上前半步,躬身作揖,语气振奋道:“既然是主人觉得我有用,那我必当万死不辞!”
按理来说,他不应该答应得这么快,要推辞几番,谦虚一下自己虽然得到赏识,但是恐怕能力不够,还当历练历练云云。
但是按照他这半年与眼前这位年纪不大的东家打的交道来看,她并不喜欢人太过谦,主要看重的就是真实。
每月做账,其余多的话并不需要,只要数字与流水,务必要简洁。
之前有一日一次性往外卖出了一百多两的货物,赵诠写了简短的信息想表功,但是绿蔷回信来,说以后“如有重要的客人,其信息单独立册子,报账不需要啰嗦言语”。
语气严厉,差点让赵诠以为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触犯了东家的逆鳞。要不是信后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