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宣布完任命之后,继续道:“现在我命令,中国志愿军受中央军委委托肩负起抗美援朝的重任,从即日起正式开始。下面请彭老总说两句!” 彭老总站起来道:“我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有一句话,保证完成党和人民、中央军委交给我们的任务!”,看着彭总一脸自信的模样,其余众人也是会心一笑,要说战争中谁的战略眼光最好?谁的打仗脑子最活?谁在打仗的时候胜利最多?可能都不是彭老总,但是要问谁打仗最猛,那可能谁也不敢跟彭老总讲。 很多人都还记得,1935年10月21日,主席得知彭大将军在战斗中歼敌一个团,击溃三个团,俘敌700人,缴获优良战马近千匹,顿时,欣喜若狂,提起手中的笔写完送给他的。 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试问谁还能得到主席这样的看重呢?在这一场抗美援朝为什么主席不选择**呢?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打仗的确是厉害,但是大局观不强。最主要的其实还是**此人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 还记得辽沈战役,在攻打锦州关闭东北门户的极关键一役,也是**有史以来少有的,占尽优势,十拿九稳的必胜之战,**却没有看到这一战对整个战略格局的深远影响。 当国民党廖绕湘率部进占彰武后,他居然前怕狼后怕虎的在打以不打之间犹豫不决,甚至信心动摇到上书中央要求撤打锦州回打长春,差点就让辽沈战役泡汤!!! 要知道当时在东北,**那可是一言九鼎的“封疆大吏”,除了还真没其他人能指挥他。幸亏的英明果断,强令**必须坚决地执行中央的战略决策,才有后来的一系列的胜利和成功。 由此更可见**缺乏一个军事统帅所应具备的战略眼光和预见性。他甚至缺乏彭德怀,彭大将军那种面对强敌敢于横刀立马的勇猛气概。 当中央在讨论是否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时刻,本来由他指挥首次出国作战那是理所当然,再合适不过的事了,但他过分的强调出兵的困难和美国的强大,用各 种各样的, 堂而黄之的理由来反对出兵, 掩饰他内心的胆怯畏战。 在当时美国的强大那是明摆着的事实,但还没强大到把他吓破胆的时候,可是他偏偏就被吓破胆了。所以只能用一个十分牵强而又无奈的理由:他有病,来为他掩饰。 主席不选**是有理由的,而且理由非常的充分,选择彭大将军更是有理由的。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也只有彭大将军这样的性格才适合这样的战争,才能站稳!因为这场战争首先需要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诸位将军中,谁还有彭大将军这种敢于横刀立马的气势?没有,或者说有也很少,至少主席没有发现。 实际上主席原本和总理和朱老总讨论的时候还有一个人选他们觉得挺合适,但是后来才放弃了,那就是王明宇。实际上王明宇能够成为抗日名将自然不是吹嘘出来的,那些数据即便是当时国民政府有吹嘘的成分在里面,但是那些辉煌的战绩有很多并不是能够吹嘘出来的。 简而言之,关于国民政府报道王明宇的消息有至少三分之二以上是真实的,这个在国民政府还是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有些时候压根就不需要在去过多的渲染了,王明宇有时候创造的成绩甚至比他们吹嘘的还要好。 就好像当时刺杀了朝香宫鸠彦王的时候,国民政府就算是吹嘘也不敢这么吹啊!但是王明宇就是这么的完成了这个任务,所以很多的事情让很多人都是跌破了眼镜。可是最为郁闷的是,王明宇在国民政府那边的威望的确是高,在民间的威望也是高。但是在**军队系统中的威望太低了。 可以说这一次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人,哪一个的威望不比他高?要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