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问。 他想了一下说:“要说熟也熟,要说不熟也不熟。” “你这不是废话嘛,朕要的是准确回答。” “这要看您想知道什么。” “好,朕问你,你对开海怎么看?” 陈渊明白了,原来又在吵这个万年的难题,到底要不要开海。 这个问题在大明算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一开始朱元璋是因为张士诚的残部逃到了海上,然后时不时的骚扰沿岸的百姓,所以他才提出了禁海之策。 可是现在是永乐朝了,张士诚的残部早就被消灭干净了。 在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把海上的所有的海盗、叛贼什么的全部消灭干净了。 可是自从宣德朝结束下西洋之后,海上的盗贼又慢慢多了起来,一直到嘉靖朝,海上到处都是海盗,倭冠也跟着多了,这才有了戚继光抗倭。 最后到了隆庆开关,海盗又消失了,不过这次不是被消灭了,而是转化成了商人,去做生意去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历史,现在说这些没人会信。 陈渊想了一下,组织着语言说:“开海肯定是要开的,只是要看怎么开。” “这开海还有不同的方式不成?” “当然有,比如像陛下之前的一样,派三宝太监下西洋,带回了大量的财物,不过这些财物全部归了内帑所有,别的势力没有占到分毫好处,他们当然不乐意,就会阻止开海!” 陈渊这话一出,马上有人坐不住了。 杨荣大声说:“陈大人,本官反对开海可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好处,而是因为开海捞民伤财,徒费财力,却得到的都是一些不实之物,所以才会反对。” 他说的不实之物,其实指的就是胡椒。 可以说现在整个文官集团,看到胡椒都烦透了。 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大量的胡椒,这些胡椒在当地是十文钱一斤,到了大明,就变成了十两到二十两一斤了。 朱棣一看这东西这么值钱,那就再大量的弄过来呗。 可是他不知道商品的市场规律,胡椒以前贵,是因为稀少。 可是当他大量的弄进胡椒之后,这价格当然就会下降。 可是他不管,还是按十两到二十两一斤往外卖,可是卖不出去啊,它现在太多了,不值这个价了。 于是朱棣就把胡椒当银子,直接发给了官员。 官员们拿着这不能当粮食的东西实在是没办法,他们白天要上班,下班了还要拿着这胡椒去卖。 最后还不能按十两一斤的卖,现在最多也就一二两一斤了,这等于他们的工资直接少了一个零了。 这怎么能让官员乐意,这也是他们反对开海的一个理由之一。 要是再弄来一大堆的胡椒当工资,他们真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第七十六章 开海(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