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理由便要退下。
乾隆觉得有些难堪,当地官员为他献上自己的嫡女或者当地豪绅的嫡女本是常事,他是帝王,这些是他生来就该享受的,但是被宁楚格看到,他觉得很影响自己在宁楚格心里英明神武的形象。乾隆当着小姑娘,将该女子赐给随行的三阿哥,想要挽回一下形象,三福晋出生好,又代表着乾隆原谅三阿哥,三阿哥对福晋算得上宠爱,但是该女子实在貌美,又极其善于歌舞,很快夺了三福晋的宠爱。
后面的一段时日宁楚格减少了去乾隆御舟的次数,并且即使是去了,也很早就告退,乾隆怕小姑娘又开始和他生分,一到晚膳时分,便到太后御舟用膳,晚膳后并陪太后欣赏正常的江南小调和舞蹈,或者是在陪太后和宁楚格在御舟上散步聊天。
宁楚格很是喜欢自然的风景,她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一次跟随乾隆南巡,她增长了很多见识,觉得心胸都开阔了些。乾隆极为博学多才,每到一处经由乾隆的讲解,景观竟然变得更加的有趣,宁楚格只觉得万分的钦佩,清朝早期中期的阿哥们太过优秀,不知道是否是耗尽清朝的福分,到了后期的几个皇帝,执政十分勉强。
到了苏州,皇太后和乾隆给庆嫔恩典,特许庆嫔的父亲母亲到如意舟和庆嫔相见,庆嫔陆氏的父母不过是平民,庆嫔是个极其貌美的女子,其容貌不亚于令妃和舒妃,她因貌美服侍过微服的乾隆,幸运的被带入宫,一步步走上嫔位,官宦人家尤其是世家大族出生的妃嫔,还有机会能够见见阿玛额娘,她本以为,次生她是见不到父亲母亲了。
庆嫔和父母相见不过是一个时辰,来御舟谢恩时竟然喜极而泣,美丽的女子梨花带雨,宁楚格突然懂得了什么叫我见犹怜。庆嫔这一番喜极而泣,倒是让太后感叹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乾隆却对她淡淡的,最近乾隆在宁楚格面前,正在树立自己不爱美色勤于政事的良好形象,美人梨花带雨他也无动于衷。
前些日子纯贵妃的身体好多了,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被皇帝原谅,女儿又逐渐因为和宁楚格和解,在皇帝面前有了几分宠爱,她本就所求不多,以她的出身能走到贵妃之位便已是极限,儿女能够拥有君父一定的宠爱和庇护,她便心满意足。
最近纯贵妃添了新的烦恼,她儿子迷上了汉女,冷落嫡福晋,在纯贵妃看来,三福晋哪哪都好,出生好而且出自博尔济吉特氏,她儿子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继位,娶了博尔济吉特氏的福晋,便不再受任何人的猜忌,而且由于福晋的母亲是公主,福晋在老佛爷和宗室面前都是说的上话的,便能为三阿哥增添几分助力。而且永璋孱弱,福晋却是个能跑马的健康身体,能给她添个嫡孙。
这些日子乾隆先后送来了三个汉女,纯贵妃不敢对乾隆有怨言,但是她觉得,乾隆倒不如自己收了这些汉女,嫡福晋哪怕是个菩萨脾气,也经不住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磋磨。嫡福晋已经来哭了两次,夫妻情深尚不满一载便失宠,博尔济吉特氏出身高贵,哪受得了这种冷落。但是她到底心疼儿子,不愿意怪罪儿子,只能训诫这几个汉女为福晋立威。
这次南巡行程很赶,乾隆没什么机会和宁楚格微服出游,但是一路风光极好,到了当地最有名的景点,当地官员会请乾隆,皇太后,皇后一行人观景,或者就将行宫设置在景点内或景点旁,宁楚格倒是不无聊。
高斌能培养出曾经宠冠后宫的慧贤皇贵妃,又在皇贵妃早逝后圣眷不衰,倒是个顶顶聪明的,乾隆连续三次拒绝了官员的献美,他便只献贤才,献美食,吹捧乾隆的文治武功,倒是让乾隆感叹,高斌是个忠臣能臣,是个可堪大用的。
乾隆一行人是五月回到的紫禁城,这次南巡算得上尽善尽美,沿途百姓感念帝王恩德,见证了皇室的风采,同时除了盐商的供奉,国库耗费不多,却稳固了朝政。
回到紫禁城,宁楚格又恢复了学业,她的功课落下了许多,师傅们并不催促她完成学业,乾隆早就交代过,西林觉罗格格进学,只为陶冶情操,不可在学业上操之过急,捡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