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越王府有岭南书院,我们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书院。” “在北京城外寻找一块地,修建一座北京书院,我觉得是完全可以考虑的。” “甚至我们可以把格局放大一些,北京书院的教谕,可以从岭南书院里头招募一批。” “甚至岭南书院毕业的学员,我们也可以大胆的使用。” “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他们成为越王党,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要追随越王殿下,而是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 张辅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三个看法,让朱瞻基更加意识到了局面的不可控。 原本他以为朱瞻墉离开了北京城之后,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了。 现在看来,还不是这样子。 人家就算是不在北京城,也一样是大明的焦点,实在是让人感到讨厌啊。 “从《大明日报》上面的报道来看,他们的蒸汽机是可以对外售卖的,我们是不是想要购买一批回来研究一下?” “或者我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一些匠人去研究这个蒸汽机?” 到这个时候,朱瞻基也不管面子不面子了。 丢了面子,只要里子还在,他就可以接受。 “可以自然是可以的,不过想要超过他们,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张辅一边说,一边思考。 “哦?什么想法?” 朱瞻基颇为期待的看着张辅。 “越王府现在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宣传。” “我们完全可以在另外的领域开辟一个吸引大家眼球的东西出来。” 张辅这么一说,朱瞻基眼睛一点。 这个思路,似乎可行啊。 “衣食住行,比如棉布,现在就是我们最擅长的。” “如今挂靠在我们身上的棉布作坊已经控制了大明超过一般的棉布产量,到时候完全可以跟越王府搞出来的纺织城相媲美。” “经过了连续多年的发展,棉布的产量已经比较高了。” “并且我们的作坊如今生产棉布的成本也比之前有所下降。” “我觉得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让我们的棉布成为大明的象征,成为大明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 “到时候,这个事情的影响肯定是比蒸汽机和火车这些东西大多了。” 张辅说完,颇为期待的看着朱瞻基。 这个方案,如果没有朱瞻基的点头,肯定是执行不下去的。 毕竟这么搞,多少也是要让出一下利益出来。 “你的意思是把棉布的降价作为今年的一个炒作点,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有衣服穿,做了很大的努力?” 朱瞻基很聪明,一下就明白了张辅的意思。 他脑中也在快速的思考这个事情的利弊。 对于他来说,钱财真的就是身外之物。 虽然很重要,但是只要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多少钱财都是值得花出去的。 “没错!” “关心穿衣服的问题的人,肯定是比关心火车和蒸汽机的人多很多。” “到时候,不管棉布的普及是谁的功劳,大家都会把您的好记录在心中。” 张辅这么一说,朱瞻基就更加容易做决定了。 “没问题,就按照你想的去搞。” “各地的棉花很快就要开始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