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使者,杨景辉和侄儿、师爷等人商议:以他们的实力,就是去攻打县城大约也没有问题,不过知道县城是硬骨头,虽然油水多,但是要乡勇去蚁附登城怕是有难度。再三考虑,他决定再到县内各市镇去勒索一番。 “若是镇内商民不从,便干脆破了镇大掠一番。把‘反髡扶明’的旗号打出来!聚集四方英豪!”杨景辉志得意满的说道。 毕师爷忙道:“老爷莫要着急,这打出旗号的事情,依学生的一点浅见,还是暂缓一二。” “何以见得?”杨举人正沉浸在自己“匡扶社稷”“光宗耀祖”的幻想中,对毕师爷的“进谏”不以为然,“这旗号一打出来,我等就是勤王的义军,全县上下势必望风景从――-莫非他们还敢不从熊督师的王命旗牌吗?” “老爷说得是,”毕师爷赶紧道,“学生只是担心,老爷这旗号一打出来,髡贼必要调集重兵前来,杨家庄势单力薄,纵有全县豪杰义士来投,亦未必是髡贼的对手。熊督如今可远在广西,远水难救近渴呀……” 现在充其量就是地方土豪闹事、械斗,至多不过算是土匪――这都在地方官的管控范围内,事情可大可小。但是这反髡扶明的旗号一打出来,便是所谓“放炮造反”,髡贼的地方官就非上报不可,必然会引来髡贼大举进剿。 毕师爷虽没有学过幕,但是和地方官的师爷打交道很多,这讳过饰非的套路非常清楚,自古当官的套路没什么不同,想来这髡朝和大明也不会两样。 他这一盆冷水浇得原本“升官发财”“卫道除魔”之火烧得甚旺的杨老爷明白了些。 熊督师派来得人固然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如今官兵远在广西,自家真把旗号打出来,髡贼来个“杀鸡儆猴”,那才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时候“光宗耀祖”没份,“断子绝孙”倒是快得很! 思来想去,决定旗号不能打,但是也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反正熊督的文诰在手,自己也算有了大义的名分,由不得商民们不从。 当下点起人马,到处“晓谕”各村和市镇,不少村镇慑于他的淫威,纷纷缴粮纳款,澳洲人任命的县主任势单力薄,一时间拿他没辙,杨举人的气焰更为猖狂,大有“一县二令”的意思。 唯有这石涧,因为有髡贼的驻军,商户们不肯缴钱粮。杨举人打听得镇上只有国民军三十人,还有便是本地百姓的民兵队百多人,觉得是个软柿子,便打算攻下此地,一来杀鸡儆猴,二来也彰显自己“反髡”的功绩。 一支五百多人的乌合之众便组织起来了。因为要和髡贼正面对抗,不但杨二虎带来的二百多“精锐”全数上阵,还有不少来投的“绿林好汉”,沿路又加入了不少准备去石涧准备“喝汤”的百姓――连平时彼此不对付的客家和瑶民村寨也来了不少人,队伍一下膨胀到上千。浩浩荡荡往石涧来“发财”了。 然而石涧并不好啃。镇上原本就有土围保护,澳洲人来了之后又加修了工事,特别是还运来了多门火炮。杨二虎指挥人马一个冲锋上去,土围炮台上大炮一个排射击,便全军溃散了。显然这“一鼓而下”是办不到了。 二虎便提议在石涧北面山上的废寨内设立老营,做长围之计。为了筹集粮食,又派人四处打粮,连折腾了好几天,又派人去石涧“劝降”,还开出条件,国民军只要离开镇上,他立刻馈赠白银五百两“犒劳”,至于国民军去向何处,他决不阻挠――自然是被回绝了。 没想到还没开始攻寨,便接到消息髡贼从四会派兵来增援了。杨二虎是当过军官上过阵的人,一到石涧便派出夜不收往各个方向侦察,以免被髡贼援兵打个冷不防。 所以连登陆之后不久,杨景辉叔侄就得到了消息。杨二虎听闻来得人马部伍齐整,装备精良,知道必是髡贼的精锐伏波军出动,便赶紧与杨老爷和手下商议。 髡贼厉害这是大家都知晓,到底如何的厉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