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3)

部收走,往后每月按照人口数来发放口粮时,不断有人红了眼。

那是被夺走所有希望的绝望。

“只是一场小小的清洗运动,野心家被从群众中剔除。”赵乾轻描淡写,忽略“家人”这个组织在其中的作用。

其实在整个耕种期间就不断有人宣传大当家不会收走粮食,只交一成给寨子就行。

所有人都被潜移默化告知地里的粮食九成是自己的,这时候大当家又出尔反尔拿走了全部,在这些人眼里,大当家是在逼他们去死。

没人相信大当家以后会发放粮食,粮食到别人手里,想要掏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夏收夜晚,大当家还做着乱世来临,自己振臂一呼称王称霸的美梦,二当家预谋踹掉大当家自己翻身做主,这些人没人注意到底层人已经迅速串联起来。

大业十一年的夏收是一场难得的大丰收,寨子上下满脸喜气,只有被夺走粮食的流民家眷面无表情。

粮食入仓,望着装满的粮仓,大当家高兴一挥手,宣布开酒宴庆祝一下,还允许山坳的家眷也来共享这场盛宴。

香喷喷的蒸饼堆得满桌都是,所有人都能分到一个,有人吃着吃着眼红了,这些糟蹋的都是他们种出来的粮食!

大当家也志得意满,宴会上提了自己的志向,响应者比比皆是,一时间大当家醺醺然,好像江山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然后一场政变毫无征兆发生,底层的土匪向醉酒还做着皇帝美梦的几位当家和他们的亲信举起了刀。

大当家头被砍下来时,脸上还是不敢置信,他马上就要参与乱世争霸天下,怎么会死在这里?

寨子上上下下被清洗一番后,赵乾被推举成为新寨主,站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分粮分田,当仁不让成为所有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大当家。

他不否认自己利用信息差导演了这部戏。

现在信息那般流通,都会出现信息阻塞,更不要说古代了。

哪怕是生活在同一个寨子,土墙内和土墙外是两个世界。

在土匪头子眼里,围墙外面的那些人他能允许留下就应该千般感激,收走粮食又怎么了?山里哪一片土地不是他的?为他的大业添砖加瓦是他们的荣幸。

李五郎还有不解,“您已经掌控了寨子,为何要千里迢迢带着人迁到兰州?”兰州可不是什么安稳地方,不说后来薛举叛乱,北方还有突厥铁骑虎视眈眈。

那寨子既然能耕种又不容易被剿,何必费力迁到兰州?

赵乾借着火光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块粗略地图。

“开皇和大业年间的几次大旱,你知道吗?”

李五郎陷入思考。

“杨广为何迁都洛阳?一方面想要摆脱关中氏族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关中不再是粮仓。”

李五郎一惊,这话太过荒谬,要知道自秦汉以来,谁要控制了关中、蜀中、汉中三大粮仓之一,谁就拥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格。

现在有人竟然说关中粮仓被剔除了,谁敢信?

“关中近几十年屡次出现重大旱灾洪涝,已经无法为长安城提供稳定粮食来源,汉中也受到影响,粮食大部分从江南来,杨广在洛阳设立多个粮仓也是借助运河水利从江都运粮。”

“关中旱灾太频繁了不能去,去了又面临战乱,北上又得面对突厥,只能迂回迁徙兰州,兰州再小,它在黄河边上,只要有水就能活下来。”

李五郎沉默,他想到自己父亲去晋阳求雨结果被逼反。

更早他不知道,他并不关注,不管旱还是涝对他都没什么影响。

可这些并不能打消他心中疑虑,他眼神犀利起来,“你是南阳赵氏人,这话没有哄骗那位大当家吧?会画舆图可不是普通人。”

赵乾心中啧啧称奇,果然这时代,世家子弟就没一个傻瓜。

李五郎又摇头,“也不对,南阳赵氏只是小氏族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