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旁骂道:“行了,别拱火,你大着肚子少掺和娘家的事,回去吧,也别去嫉妒你大姐,她是命好寻了个好男人,但你也不错了,嫁给了里正家的儿子,全村的姑娘哪个不羡慕你?”
“呵,嫉妒?我瞧都懒得瞧她去,好姑娘哪有招亲上门的!嫁不出而已。”
燕三娘把下巴一抬,扶着肚子回王家去。
说到招亲,燕娘当时选了谢安陈这个读书郎,二房三房当然是有意见的,多了吃饭的人不说,还拿大把的银子去供一个外姓人,少不得话里话外都在嘀嘀咕咕。
就是这时,燕父燕母索性就干脆提出分家,带着小两口寻了一块竹林地新修了两间房。
为何选竹林,因燕娘当时旁听学到了一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当然就她个人而言,更喜欢食有肉,
香蕈炖鸡,鸡油菰炒肉,冷吃兔丁,香椿炒蛋······
前几日吃了梁伯采的菌子,大家平安无事。
吃过的都说妙。
这种小香蕈色泽金黄,体态可人,清洗后佐以葱姜蒜外加一两切丁的五花肉爆炒下锅,再加一瓢山泉水,木柴火炖煮一刻钟,汤汁收干即可食之,口感滑嫩香气扑鼻特别下饭。
从此往后桃村的餐桌上就又多了一道山林的馈赠。
这日,食过晌午的燕娘刚出门,准备上周家村去,就又遇上了来客。
芳草如茵,万花争开,陌上俊骑。
余家大哥这次送了珍珠粉来。
燕娘:“······不是说别买了。”
余子疏将马儿放在一边吃草,点头嗯道:
“没买擦手的,这个擦脸,可以更快的白回来。”
燕娘:???
余子疏瞄了她一眼,接着解释:“燕娘,我没有别的意思,我知道你是天生丽质,晒了还会白回来的那种肤质,子娴说女娘都爱美,希望这个能让你早点恢复。”
看人难道急眼了的样子,燕娘不免一笑:“谢谢,我知道。”
见她笑了,余子疏内心舒了一口气,跟着也微微一笑:
“往后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啊?”
“我是问,燕娘你往后有何打算?”
“我打算种地。”
余子疏点头:“种地好,你出粮,我酿酒,很般配。”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燕娘再装不懂就说不过去了。
“余大哥,多谢你的好意,我暂时还没想好。”
“不急,我等得起。”
一人婉拒。
一人强势将玉瓷瓶给塞了过来。
翌日,这说等得起的人又来了。
还送上了一件传家宝。
燕娘一见那五谷镶蝠纹扁圆实心金簪就心里发麻。
她曾见过已逝的余大娘戴过,知道这代表什么。
听余子娴说那是他们余家祖上传下来的,也是余家女主人的代表信物。
以后要留给她大嫂,要继续往后传。
特地选了竹林后面的僻静处谈话的燕娘,一身云青色的春衫,与此处环境很是相容,她见状下意识地往后挪了一小步。
着一身黑,暗纹镶绣金丝描边窄袖劲骑装,周身透着低调多金的余子疏,上前一步。
他伸手替她摘下飘落在鬓间的小竹叶,又抬了抬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若有似无地转动了一下簪子:
“这个,我很早很早以前就准备让我娘给你的,但燕伯父说要招女婿上门,就婉拒了我,后来去南边采办,遇上了嫣娘,她是个天妒红颜的苦命女子,身陷泥泞却很是坚毅,让我想起了你,就替她赎了身,我娘不愿意给她,我没有强求,可能也是一直在内心深处打定主意,认为它本该属于你。”
嫣娘是他难产亡故的前妻。